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三家影院低价推行放映惠民艺术电影

“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12月3日晚,电影《美姐》女主角叶兰出现在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

 

“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12月3日晚,电影《美姐》女主角叶兰出现在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当看到85座的影厅里71位买票而来的观众时,叶兰表示很出乎预料。此前这部电影从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到日本东京的电影节一路获奖,却只在中国的电影银幕上停留了很短时间。此次中国电影资料馆将《美姐》再次播映,并邀请该片导演、主演与观众做映前交流,这让钟情于艺术电影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刘淑静感觉“像中了彩票一样”:“花10块钱不仅能一睹这部电影的‘真容’,还能听导演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实在很难得。”

12月初,北京推出特色影院惠民放映项目,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片源,并联合北京五棵松耀莱成龙国际影城、望京新影联华谊兄弟影院作为3家试点单位,分别以10元至20元的低票价向观众放映“艺术电影”“经典电影”和“少儿电影”。在商业影片占据银幕的大趋势下,经典电影再次回归,为不少看腻了商业大片、希望静下心来从电影中获得精神享受的观众提供了条件。前不久,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的北漂题材电影《今天明天》就引起北漂一族的关注,不少观众表示:“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与时下的大片相比,这类影片更加观照现实,激发共鸣。”

从2010年至今,北京市政府以1.17亿元的资金专门扶持影院建设。5年时间里,北京的电影院数量已达162家,银幕数达900块,平均2.4万人一块,这在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一。“影院建设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后,政府转而密切注视市场的走向,比如什么样的电影受欢迎,什么样的人在看电影,政府如何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领域发挥引导作用?”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赵志勇说。面对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很少走进影院、商业片充斥银幕的现状,推动影院分化经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观影需求,为艺术水准较高的小众电影提供放映渠道便成为北京打造特色惠民影院的初衷。

“当下电影消费市场的主体是年轻人,他们更喜欢商业大片,长期放映小众电影肯定不赚钱。”提及商业影院对低票价观影的态度,新影联华谊兄弟影院市场经理郁翔宇坦言。对影院来说,低票价多是一种培育观众走进影院消费的营销手段,专门腾出固定的影厅和时间放映非主流影片,即便对有实力的影院来说,也是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这其中还涉及片源问题。“影院只能放映当下正在上映的电影,老影片涉及片源和版权问题,不是商业影院能解决的。”郁翔宇说。而中国电影资料馆作为国家的“电影资料库”,保存完好的华语电影就有两万多部,每年还有六七百部的增量,它的加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惠民项目能不能做好,除了低价之外,影片质量的高低才是最核心的要素。”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店负责人表示。而让观众能享受到好的文化资源,宣传也很重要。如对1949年上映的黑白少儿电影《三毛流浪记》的宣传,郁翔宇就花了不少心思。考虑到影片的受众为老人和小孩,郁翔宇把宣传平台从主流的微博、微信等转移到了社区居委会和学校。“相比于艺术影片和经典影片,少儿电影的受众更窄,而我们属于社区型影院,所以就借助街道、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力量向居民宣传影片,他们会更容易接受。”郁翔宇说。与另外两家单位的排片时间不同,新影联华谊兄弟影院还将少儿影片的放映时间安排到周六和周日晚上6点的黄金时间。于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牵着年幼的孙子孙女走进影院重温经典,就成为近日影院里的温馨一景。

“该放什么样的影片,培养什么样的观众,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宣传,我们都在摸索中。一旦形成经验,政府会考虑以财政补贴与市场运作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将数量扩展到更多影厅,最终的意义在于培养、引导电影观众,同时为中国电影市场分众化做铺垫。”特色影院惠民放映项目相关负责人说。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策展人沙丹更是从此项目中看到了培养当代青年电影人的潜力:“我们会选择放映一些年轻导演的作品,这些作品中虽然有些会稍显稚嫩和粗糙,但却凸显了创新性和生命力。电影观众中有很多是正在或未来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这些电影为他们树立了一个可以企及的标杆,让他们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