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电影《刺杀金正恩》:当商业逻辑战胜了政治逻辑

作为一部投资不过4400万美元、宣传费用仅仅数百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来讲,美国与朝鲜政府的嘴仗为索尼做了所有公司都梦寐以求的完美营销

电影《采访(又名:刺杀金正恩)》剧照

12月25日一早醒来,全世界网友都惊奇地发现,前几天还一波三折几近难产的争议电影《采访(又名:刺杀金正恩)》竟然种子满天飞了。其制作方索尼影像娱乐公司(SPE)做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将《采访》通过线下院线与网络点映同步播出。在这个圣诞节,送给了全球网民一份大礼。

对于索尼来讲,似乎也不再需要在意票房了。作为一部投资不过4400万美元、宣传费用仅仅数百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来讲,美国与朝鲜政府的嘴仗为索尼做了所有公司都梦寐以求的完美营销——让这部本不入流的美式恶俗喜剧片变得家喻户晓、连续数天占据全球媒体国际版的头条。也许是对即将赚得盆满钵满自信满满,索尼影像娱乐公司CEO麦克·林盾在数次声明中显得大义凛然,“我们不会屈服,我们要捍卫我们作为言论自由之国的权利”。

实际上,就像已经满天飞的差评一样,这部品位并不高明的好莱坞流水线标准产品根本不值得任何意义上的严肃讨论。成群美女、火爆打斗、酒后乱性、异域奇遇、自以为是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对于一部拥有所有上述要素的电影来讲,几十块钱的消费能抱着爆米花呵呵呵90分钟,还能怎样呢?

影片的情节很简单,一个糊涂的著名电视记者戴夫·斯凯拉克(Dave Skylark)得到机会采访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这场即将到来的现场采访令斯凯拉克与他忠诚的制作人阿龙·拉波波特(Aaron Rapoport)之间关系变得微妙,美国中情局则想让他们借机暗杀金正恩。在与金正恩的接触中,斯凯拉克逐渐发现金正恩是一个十分自卑、不断渴望证明自己的年轻人。斯凯拉克与金正恩产生了共鸣并发展出了友谊,还阻止了朋友对金正恩的暗杀。

但随后,当斯凯拉克发现,金正恩在下属面前露出真面目,并且平壤街头的商店都是假象后,他改变了看法,并打算通过采访的形式让朝鲜人民相信他们的领袖不是神。在随后的访谈中,记者问到一些并未预先安排的问题,例如为何不让人民吃饱饭,为何把人民放进集中营。几近崩溃的金正恩下属随后开始攻击记者,访谈最终以金正恩把屎拉在裤中戛然而止。最终,金正恩乘坐的直升机发生爆炸。伴随金正恩的死亡,影片响起了凯蒂•佩里的歌曲《烟火》(Firework)。

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式主流电影:个人英雄主义与自由民主价值观战胜了专制邪恶的大反派,主角最终抱得美人归。政治正确,并且向观众提供了一道消费主义狂欢的大餐。将之放在任何一个背景下,叙事逻辑都能成立。以朝鲜这一全球最神秘的国度为背景,索尼显然选择了一个十分讨巧的切入点。

从影片中朝鲜人佩戴的最新一代领袖像章,到被复制得一丝不苟的人民军军服,显然,影片导演兼阿龙·拉波波特扮演者赛斯·罗根(Seth Rogen)在描摹朝鲜上是下了功夫的。影片开篇,一位身着粉色传统朝鲜服饰、白色长筒袜的朝鲜小姑娘站在著名的朝鲜劳动党纪念碑下对着话筒歌唱。背后,平壤著名的艺术家公寓、柳京饭店等建筑被很好地聚合在一幅画面中。小姑娘用歌声唱道:多么希望美国在炙热的地狱中爆炸。随后,一枚洲际导弹从纪念碑后冉冉升起。儿童的歌声与导弹的对比似乎表达了影片本身的荒诞性与制作者的价值观,成为影片中十分出彩的镜头。

然而,明显看出,为了迎合外界对于朝鲜的臆想,赛斯·罗根对于朝鲜的刻画是刻意扭曲的。例如,影片将金正恩的居住地刻画成类似于纳粹狼穴(Die Wolfsschanze)一样隐藏在森林之中的秘密军事堡垒;再例如,去过平壤实地考察的人会发现,将所谓图片作为背景、以塑料来制作假商品的超市原本就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谣言。

虽然这是一部喜剧,但这一细节背后真的可以引发出一个并不那么好笑的问题: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刻画朝鲜的作品应该去描写真实的朝鲜,还是去迎合外界所希望认知的朝鲜?

诚然,对于一个拒绝全球化浪潮的国度来讲,朝鲜在向世界说明自己方面做得并不成功,但这不应该是外界随意去戏谑、去符号化一个拥有2200万民众的国家的理由。就像很多评论认为的,《采访》以一个主权国家现任最高领导人作为戏谑对象,“玩笑开得有些过火了”。

当然必须承认,对于一部旨在娱乐大众的消遣喜剧而言,我们不应该赋予《采访》太多的意义与解读。但就像围绕《采访》是否上映,已然产生了一系列国际政治风波一样,索尼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去描写朝鲜吧、去戏谑该国的领导人吧,这样可以不仅能满足大众G点,更能省下一笔可观的宣传费用,如果朝鲜政府再义正言辞地反对一下,那就更好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那么问题来了——当一帮以商业逻辑为准绳、充斥着歧视与戏谑的作品充斥着大荧幕时,我们到底为什么而发笑?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