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票房 / 正文

《道士下山》以2.33 亿元成为上周周票房冠军!

传统的“大导演”们也不太争气,最近几年的作品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唯一能在票房和品质上都做得稳定的也只有徐克了。

由于缺少像《侏罗纪公园》这样的“爆款”电影,暑期档周票房已经连续下跌两周了。上周周票房只有 6.78亿,《道士下山》尽管遭遇不少差评,仍然以2.33 亿元成为上周周票房冠军,《横冲直撞好莱坞》《侏罗纪世界》分别以 1.22亿和 1.2亿分列二三位。另一部备受期待的影片《我是路人甲》的票房则不太理想,上映 4 天只有 4066万,只是《道士下山》的零头。

 
  《道士下山》在票房上取得了大捷,也将创造陈凯歌导演作品的票房新纪录,不过这位内地最有名的导演可能并不会太开心——社交媒体上对这部影片的反响并不乐观。
 
 
  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 5.6 分,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排名到数第二,仅仅高于那部让他首次遭遇全面信任危机的《无极》,因此也被一些观众直接嘲讽为《无极2》。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道士下山》在故事连贯性和可看性上面要比《无极》好不少。这或许要归功于原著小说对故事和人物扎实地描写和不断进步的特效技术,陈凯歌导演也在控制自己的表达,加入一些商业大片元素,让这部电影看上去更像是“工业体系下的产品”。
 
  《道士下山》让我想起了去年的另外两部作品,张艺谋《归来》顾长卫的《微爱》,这几位都是国内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而这些电影给你的共同感受不是烂,而是别扭。显然,这些大导演们在如今的市场遇到了一些相似的挑战。
 
  起点太高,早年的光环变成了日后的紧箍
 
  上世纪最后 15 年是中国艺术电影的一个高峰期,《活着》《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电影让张艺谋、陈凯歌这些名字变得家喻户晓,他们也成为了最早的一批全民电影偶像。
 
  影迷对于张艺谋、陈凯歌们的态度,其实和音乐迷追周杰伦是一样的。他们总是希望偶像们能保持那个他们心目中既有的形象和做事风格,对偶像们会提出更严苛的要求——“你可是拍过《霸王别姬》的人啊”,这常常是影迷在吐槽完陈凯歌一部新电影后,会在末尾加上的一句话。
 
  这种关注和期待,也反过来成为了一种偶像包袱。所以你总是能看到这些导演们在暗自和自己较劲,和同辈们较劲,这种“劲”反映到电影上就是想表达得太多,电影越来越往假大空的方向走还不自知。满汉全席成了终极目标,没有人再琢磨如何做出一碗厉害的叉烧饭。
 
  他们习惯的创作轨迹被中国电影的商业化中断了
 
  陈凯歌 1952 年出生,他受好评的几部作品《黄土地》《孩子王》、《霸王别姬》拍摄于 1984-1994年之间,最后一部受到普遍褒奖的《和你在一起》2002 年上映,那时候他 50 岁。
 
  张艺谋 1950 年生人,《红高梁》上映时 37 岁,随后连续拍出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代表作,《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上映时,他 49 岁。
 
  1957 年出生的顾长卫比前两位小几岁,早年给陈凯歌、张艺谋当摄影师获奖成名后,48 岁拍了《孔雀》,两年后拍了《立春》,那年也刚好 50 岁。
 
  这些大导演们在 50 岁以后拍摄的影片,品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电影市场在那个时候开始进入第一个商业上升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片时代,包括张艺谋、陈凯歌在内的大导演们都半推半就地开始尝试拍摄更加商业的影片,最典型的就是《英雄》《无极》
 
  而彼时中国电影工业仍然是作坊式的生产,一群从来没有拍过商业片的艺术片导演,带着毫无商业项目运作经验的公司和剧组,竟然还拍出了《英雄》、《十面埋伏》这样的“大片”,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你也无法指望这些电影在艺术性和口碑上达到以往影片的高度了。
 
  在更加商业化的市场里,这些导演以往的优势也在消失
 
  与十几年前的大片时代相比,导演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但对于大导演的迷恋已经大大降温。
 
 
  现在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上出现的是像周星驰徐峥宁浩赵薇邓超韩寒这样的名字,越来越完善的工业体系可以弥补他们当中一些人在导演岗位上经验的不足,而他们对于这个市场和观众口味的判断,以及他们身边所带来的资源,成为了他们新的竞争力。
 
  传统的“大导演”们也不太争气,最近几年的作品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唯一能在票房和品质上都做得稳定的也只有徐克了,这也让投资人在选择这些往往身价不菲的导演时变得更为谨慎。
 
  当然,凭借在行业里多年积累的资源和在演员调教、大项目操作上的经验,陈凯歌这样的导演们也不缺片子拍,《道士下山》如果最终取得一个还不错的票房,或许还能给陈凯歌未来选片带来更多的自由度,但留给他们透支的信用额度已经不多了。
关键词: 元成 道士 票房 冠军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