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IMAX 在中国赶上最好的时代,但危机可能在下一秒

IMAX 在中国,甚至是在全世界的崛起都充满了许多的偶然性:《阿凡达》所带领的视效大片的热潮,万达转型商业地产时对于院线建设的重视

2010 年 1 月,位于上海的和平影都突然变得格外热闹。

每天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和平影都门口就会排起 200 多人的长队,还有几十个黄牛在周围晃来晃去。这些人愿意冒着冬天的严寒来排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正在和平影都的 IMAX 厅中放映的电影《阿凡达》。

《阿凡达》不仅又一次刷新了中国影迷对于好莱坞如何通过电影技术创造视觉奇观的认识,而且让中国影迷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IMAX 银幕+3D 带来的视觉震撼。

彼时,全中国只拥有 14 块 IMAX 银幕,但它们加在一起却为《阿凡达》贡献了惊人的 1.58 亿元(2500 万美元)票房,占到了其内地总票房的 11.4%.从那时起,IMAX 公司以及它的巨型银幕在中国市场迎来了五年的快速成长期。

内地的 IMAX 影院数从 14 家变成了 234 家,去年一共放映了 35 部 IMAX 格式的电影,公司在大中华区获得了 7822 万美元收入,占到了全球总收入的 27%,同时还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利润。

与此同时,这家加拿大的技术公司也在不断扩张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生意。它与内地最大的院线万达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它也不断从金逸、星美、博纳等主要院线获得订单;寻找合适的本土合作伙伴,获得来自华人文产业基金的投资,并共同成立影视基金,开始自己开发 IMAX 电影;而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期间,它还宣布要跳出大银幕,进入到家庭影院市场中。

这些动作都是以“IMAX 中国”——IMAX 集团在中国的子公司的名义开展。这家成立于 2011 年的公司刚刚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批准,将于今年在香港 IPO,募集大约 2.8 亿美元的资金。

此时,距离 IMAX 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过去了 17 年。

从科技馆里的大玩具,变成好莱坞的视觉武器

17 年前的 1998 年,IMAX 第一次在中国开设了办事处。

最开始,他们瞄准的是科教片的市场。2001 年,IMAX 在中国开出了第一家 IMAX 影院,就在现在的上海科技馆里面。

根据上海科技馆科学影视中心副主任李吟今的回忆,在这家 IMAX 影院中播放的第一部影片是《回到白垩纪》。此后的十多年间,科教片、纪录片以及风光片霸占了这一家 IMAX 影院,直到 2013 年上海科技馆才松口让《007:大破天幕杀机》成为第一部在上海科技馆 IMAX 影院上映的商业大片。

把科教片作为重点,其实是 IMAX 从 1967 年成立以来一直都奉行的策略。“这主要是因为最开始的时候 IMAX 没什么钱。”现任 IMAX 首席执行官的 Richard Gelfond 这样回忆道:“播放科教片可以让 IMAX 更轻松地从政府部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那里拿到资金来建设自己的银幕和影院。”

“当然,拍摄科教片也比较便宜,毕竟不用向风景或者动物支付高昂的片酬。”那个时候的 IMAX 其实并不是十分商业化。Gelfond 承认,它更像一个非营利性的大学。

变化发生在 1994 年。当时 Richard Gelfond 意识到 IMAX 手中拥有的技术能够被用在好莱坞的商业大片上,并且很可能能够产生很高的利润。于是,当时还在投行中工作的 Gelfond 通过一起交易收购了 IMAX,开始向好莱坞推销 IMAX 技术。

 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但是 IMAX 最初的几次尝试都并不成功。“我们遇上了一个经典的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Richard Gelfond 说。

最开始,IMAX 找上了电影院,想要说服他们把影厅升级为 IMAX 影厅。不过,影院却很犹豫,因为在当时根本没有那么多 IMAX 电影可供放映。花了好几百万美元建成了一个 IMAX 影厅,一年也放不了几部 IMAX 电影,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划得来的生意。

意识到片源是个问题的 IMAX 又赶紧找上了好莱坞的制片厂。不过,制片厂对此也是提不起什么兴趣。全世界都没有几家 IMAX 电影院,就算制片厂们愿意拍 IMAX 电影,也没有地方放映。赚不到钱不说,还要搭进去购买 IMAX 摄像机和胶片的钱。

就这样,影院嫌弃 IMAX 不能提供片源,制片方又嫌弃 IMAX 不能找到放映的场地。这个问题怎么看都是一个死结。

其实,问题的症结说到底还是 IMAX 技术太贵了。90 年代末一份 IMAX 电影的拷贝的价格可以用来制作 30 个普通格式的电影拷贝。要发行 IMAX 电影的成本实在太高,好莱坞承受不起。

影院也是一样,把一个普通影厅升级成 IMAX 影厅的费用大约是 500 万美元,这个数字差不多是一个普通影厅 20 年的票房收入。影院才舍不得这个钱去升级 IMAX 影厅。

Gelfond 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开始想尽办法让 IMAX 成为影院和好莱坞都能负担得起的东西。

革新技术、改变商业模式,IMAX 成为制片方的新宠

要完成这个目标,IMAX 做了两件事情。首先便是拼命降低 IMAX 技术的成本。在影院端,IMAX 改进了把影厅升级为 IMAX 的工艺,使得更新换代的成本大大降低。

在制片方那里,IMAX 在 2001 年开发出了一种算法 DMR,可以将几乎所有的电影都转制成 IMAX 电影。这意味着制片方不再需要向 IMAX 购买昂贵的 IMAX 摄影机和胶片进行拍摄,也不用制作昂贵的 IMAX 电影拷贝。总之,拍摄一部 IMAX 电影的成本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法承受。

相比起技术工艺的进步,IMAX 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在以往,IMAX 和制片方以及影院的合作都是通过技术授权的形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制片方和影院向 IMAX 支付一大笔费用,买下 IMAX 提供的设备和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风险都由制片方和影院承担,自然是没什么人愿意和 IMAX 做生意。

于是,IMAX 拿出了一个看上去相当诱人的方案:IMAX 将为电影制片方免费将一部电影转制成为 IMAX 电影,相对应的报酬是 IMAX 电影票房的八分之一。

影院也是如此,他们只需要象征性地支付 15 万美元的装修费,就能请 IMAX 升级自己的影厅。当然影院需要付出 20% 的 IMAX 电影票房作为交换。

这么说,你可能不太理解这个方案好在哪,所以我们现在来算一笔账。假设一场普通电影的票价是 40 元,制片方从这当中拿到的钱差不多是 16 元,影院能够拿到的钱大概是 21 元。一般一场 IMAX 电影的票价是 120 元,扣掉交给 IMAX 的分成,制片方能够拿到的钱差不多是 33 元,影院的收入可以超过 38 元。

真正救了 IMAX 的是《阿凡达》

解决了和影院以及制片方之间的问题之后,留给 IMAX 的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样让更多的人心甘情愿地为更加昂贵的 IMAX 电影掏钱。

“感谢《阿凡达》。” Gelfond 说。

2009 年末上映的电影《阿凡达》至今依然是好莱坞视效大片中最杰出的代表。随着《阿凡达》的成功,榜上了这部电影的 IMAX 也奠定了自己在影迷心目中“视效大片标准配置”的地位。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名声来得很诡异。在某些场合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曾经表示:“没有必要一定要去看 IMAX 的版本,有时候数字 3D 版本的表现也不错。”在另外一些影评人网站上,影评人在比较过 IMAX 版本和普通 3D 版本之后也觉得,看《阿凡达》未必要看 IMAX 版本。

但是影迷们对于 IMAX 就是特别买帐。《阿凡达》在北美上映的第一周,IMAX 银幕凭借着不到总银幕数 3% 的份额,硬生生地拿下了 12% 的电影总票房。在中国,一张 IMAX 的《阿凡达》电影票被炒到五六百甚至上千。

到电影下映的时候,IMAX 银幕总共收获了超过 2.5 亿美元的票房,把之前的纪录提升了一倍。

就这样,IMAX 征服了全世界影迷们的心,也获得了好莱坞制片厂的青睐。

好莱坞开始越来越重视 IMAX 电影的开发:在 IMAX 官网上列出的全部 320 部 IMAX 影片当中,有 206 部的上映时间要晚于《阿凡达》。也就是说,过去 6 年多出产了超过 6 成的 IMAX 电影。

这背后反应出的是整个好莱坞的变化。整个好莱坞的创作能力越来越弱,编剧、导演、制片人和演员无法再用好故事来吸引观众。《阿凡达》的横空出世让好莱坞意识到,视觉特效能够成为一根救命稻草。于是,号称是“能够更好地展现视效大片的魅力”的 IMAX 就乘着这股风气开始扶摇直上。

然后,IMAX 赶上并抓住了中国电影最好的时代

找到了好的商业模式,又借着《阿凡达》的东风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IMAX 这两年的日子过得相当不错。在全球各个不同的地区都在加速扩张。当然这其中发展得最好的还是大中华区。

根据 IMAX 自己的统计,2012 年到 2014 年 IMAX 中国的银幕数以每年超过 40% 的速度增长,IMAX 电影所获得的票房在全部票房收入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这都是因为这几年正是中国电影最好的时代。

5 年前,中国银幕数还只有 4000 多块,现在已经超过了 2.4 万块。银幕数的增加促进整体票房收入的增加,过去 5 年,中国的票房总额差不多翻了两番。越来越高的票房收入又反过来促进了影院建设的大跃进。

在这一轮浪潮中,IMAX 还是被偏爱的那一个。一方面是因为,IMAX 银幕的收入比起普通银幕来说要高得多。根据艺恩的数据统计,IMAX 单块银幕的票房收入是平均票房收入的 5 倍以上。

另一方面,IMAX 还被视为高端影院体验的象征,毕竟 IMAX 电影的票价要高不少,提供的观影体验也要更优质一些。很多影院甚至把 IMAX 作为差异化竞争的一种方式,争相为旗下影院引入 IMAX 银幕。

所以中国的各大院线正想和 IMAX 签约,想要引入更多的 IMAX 影厅。其中最大的金主就是万达。

2007 年,正在努力开发商业地产的万达开始和 IMAX 合作,财大气粗的地产商一口气就和 IMAX 签下了 10 间 IMAX 影院的合约。四年后,万达再一次找上 IMAX,要求租赁 75 间 IMAX 影院。到了 2013 年,IMAX 和万达之间的合作扩展到了 210 间 IMAX 影院。

万达和 IMAX 之间的合作倒也是和谐。对于 IMAX 来说,万达作为地产商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商业空间的资源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合作对象。从万达的角度来看,IMAX 所提供的高品质服务倒也符合万达比较高端的定位。

截至 2014 年底,万达院线拥有 IMAX 银幕 105 块,占到全中国 IMAX 银幕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可以说没有万达,就没有今天的 IMAX。

由于万达对于 IMAX 的重要性,在 IMAX 此次提交给港交所的招股书中的大事记栏目里,IMAX 总共 3 次提到了万达,用以感谢万达对于 IMAX 在中国的发展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在中国, IMAX 不想只做一个放电影的公司

尽管 IMAX 似乎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但是也有不少的隐忧。

作为一家为制片方和影院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IMAX 的生存还是极度依赖于好莱坞大片的。

具体说来就是,没有大片上映,就意味着 IMAX 的摄影器材卖不出去了,也意味着 IMAX 不能通过把电影转制成 IMAX 来赚钱了,更意味着投资建设的那么多 IMAX 影厅只能空置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IMAX 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入电影制作领域来保证持续的影片公映。在北美,IMAX 和很多导演都达成了合作,比如拍摄了《星际穿越》的诺兰以及《变形金刚》系列的导演迈克尔.贝。

在中国,IMAX 则找上了许多的合作伙伴。比如华谊兄弟和 IMAX 之间的合作从 2009 年就开始了。双方合作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一年后上映,并且获得了 6.7 亿人民币的票房。

随后,双方又陆续合作了《太极1:从零开始》、《太极2:英雄崛起》、《1942》、《十二生肖》、《西游降魔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和《天将雄师》等电影。目前,华谊兄弟已成为 IMAX 公司在中国最大的电影合作伙伴。

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IMAX 还和华人文化达成了合作,双方建立起了一支 3 亿元的影视投资基金,将会共同投资十部华语电影。

同时,IMAX 也正在积极地和国内的导演建立起联系。今年暑期档的两部大片《道士下山》和《捉妖记》之所以能够以 IMAX 版本上映,也主要是因为 IMAX 邀请陈凯歌和许诚毅两位导演将影片交给 IMAX 完成转制。

事实上,IMAX 还动了要自己拍电影的心思。在 9 月初的一场论坛上,IMAX 娱乐的首席执行官 Greg Foster 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全年 52 个星期都能够提供最优质的电影服务,也就是都要有 IMAX 电影上映。如果由我们自己来拍摄 IMAX 电影是最好的做法的话,那么我们会很乐意去拍摄这样的电影的。”

不过,危机可能就在下一秒

片源的问题可能是 IMAX 目前面临的所有困境中最容易解决的了。

IMAX 火了之后,做巨幕品牌的公司也越来越多。光是在中国就出现了包括韩国 CGV 巨幕,中影的中国巨幕、保利的 POLYMAX 巨幕以及上影的东方巨幕等多个品牌在与 IMAX 竞争。

对于大部分中国观众来说,这些巨幕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他们只关心银幕是不是够大,而不关心这些大银幕背后的公司到底是哪一家。

再加上这些国产巨幕价格相对低廉,对外宣传时还表示自己的一些性能参数要比 IMAX 更加优越。IMAX 要如何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也是一件需要多考虑的问题。

其次,IMAX 在中国的扩张是借由中国影院建设大跃进来实现的。当中国的影院建设达到一个饱和的程度,IMAX 要如何实现进一步的增长呢?

其实说到底,IMAX 在中国,甚至是在全世界的崛起都充满了许多的偶然性:《阿凡达》所带领的视效大片的热潮,万达转型商业地产时对于院线建设的重视,甚至还有中国的电影市场恰巧在《阿凡达》上映的那一年开始急速膨胀。

正因为 IMAX 的崛起充满着太多的偶然性,我们才会担忧,当影迷们对视效大片审美疲劳的时候,当中国影院大跃进停止的时候,当虚拟现实成为人们下一代的娱乐方式的时候,IMAX 还能够以怎样的方式留在这个市场中呢?

关键词: 中国 危机 最好 时代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