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中国电影市场走势分析:票房集中度提高 拼盘投资抗风险

自2003年深入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十多年来的电影市场年均增幅超过 30%,2015年票房达到了440.69亿元,银幕数量超过了31000块,均位列全球第二位。

自2003年深入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十多年来的电影市场年均增幅超过 30%,2015年票房达到了440.69亿元,银幕数量超过了31000块,均位列全球第二位。

更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票房市场。与高速增长的市场如影随形的是风险的激增,大量热钱涌入,创造繁荣的同时也催生了泡沫。高昂的制作投入,拍摄过程中的变数,变化不定的观众口味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因素,使得电影本身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即便是在产业机制高度成熟的好莱坞,电影人也处在“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的焦虑中,而在中国更是如此。

控制和降低投融资过程中的风险,成为电影行业孜孜以求的目标。因此,本文将基于对当下中国电影市场走势的分析,对2016年中国电影投融资的风险控制提供一些建议。

票房集中度提高,拼盘投资抗风险

梳理近几年的电影票房排行榜,可以发现市场集中度有明显的提高。

如下表1所示,票房在5亿以上的国产片所占的市场份额,从2013年到2015年,连年攀升。2015年,16部票房超5亿的电影,已创造了163.53亿票房,占国产片总票房的60.26%。而票房在1-5亿之间和票房在1亿以下的国产片市场份额则都出现了下滑。尤其是票房在1亿以下的国产片,2015年,其上映的数量较2014年多出了15部,但总票房仅为21.94亿,较2014年减少了4.44亿元,此区间单部电影2015年的平均票房较2014年下降了21.19%。

162550_41389958_620X620.jpg

随着票房往少数电影集聚,电影制作的投资风险在进一步增加,成功了则赚得盆满钵满,失败了则血本无归。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对于电影投资商而言,比较有效的抗风险方式是分散投资,“不要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即便世界上最成功的好莱坞电影业,在全球性盈利渠道得到充分开拓的情况下,10部电影中能取得盈利的也不过2、3部。

因此保持长期稳定经营的电影公司往往都是能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公司,靠少数成功影片来填补其它影片的损失。同理,为了降低风险,电影资本在向好莱坞投资时往往采取“打包”方式。即拼盘投资(slate financing)。曾有学者跟踪研究了2004-2008年间美国私募基金向好莱坞的投资项目,发现其拼盘投资的电影数量平均在22部左右,投资期限在2-5年间,以达到风险分摊的目的。

在中国电影界,比较成功的电影企业也都是能实现规模化分散投资的公司,如光线影业、万达影视、华谊兄弟、福建恒业、博纳影业、华策影业等2015年表现亮眼的电影公司其投资的电影都在15部以上。分散投资也表现为电影制作已逐渐从过去的单一企业出品变成多家企业联合出品。

据统计,单部影片至少引入4家投资方已成为常态。在2015年的票房排行前20位的国产电影中,《捉妖记》《寻龙决》《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天将雄狮》《狼图腾》《九层妖塔》《滚蛋吧肿瘤君》《小时代4》《奔跑吧兄弟》《钟馗伏魔》十部电影的出品方都在八家以上。

电影企业间的合纵联横能整合更多的资源,有效提高了抗风险的能力。例如《寻龙决》便在万达影视、华谊兄弟和光线影业的联合加持下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而对于不断涌入电影业的行业外资本而言,孤注一掷投入巨资在单部电影上已成为一项几乎不可能成功的赌博,寻求参投一些由成熟电影公司主控的项目将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警惕IP狂热中的泡沫

近几年来,“IP热”在中国电影业愈演愈烈。比较有知名度的文学作品、网络小说、动漫等,都被影视公司抢购一空,准备改编成电影。如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所说:“中国前100名的文学IP几乎都已经名花有主,华谊甚至都只抢到了几个。”

就连原本与电影毫不搭界的经典老歌,也被开发成电影,《同桌的你》和《栀子花开》之后,《一生有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她来听我的演唱会》等都要被搬上大银幕。IP的价格也在哄抢中迅速攀升,如据媒体报道,现在一部热门网络小说的电影改编版权在200~500万元不等,一些点击率极高的网络小说甚至能卖到上千万元。摩天轮文化传媒总经理杜扬也表示,现在同一部小说的改编权跟3年前相比,价格已经涨了四五倍。对IP的疯狂追捧产生了很多值得警惕的问题。

首先,应理性地认识IP价值,拥有强大消费号召力的IP往往需要时间沉淀,数量并不多。这些积淀下来的优质IP几乎都在近几年被抢购一空,买家们继而将目光投向很多网络上涌现出的热门内容,但许多热门内容的热度往往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持久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更有一些看似热门的IP实则没有看上去那般火热,甚至可能是源于数据造假炒作,而一些投资方没有去调研证实就盲目购买,以至于上当受骗。2015年,就有多部所谓的IP电影票房表现惨不忍睹,例如用当年春晚上的热门歌曲为名的电影《时间都去那了》总票房仅21万元,成为笑谈。

其次,即便是在其它领域成功的IP内容,当被改编成电影时也需要经过合理的转化,因为每种媒介的内容有着不同的特性,简单粗暴的内容平移可能会让电影丧失吸引力,甚至损坏原IP的口碑。综艺电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爸爸去哪儿》将与电视节目无异的内容移到大银幕上,引发业界吐槽,尽管不明真相的广大观众曾为第一部买单,取得了6.96亿高票房,但2015年上映的第二部的票房已降至2.21亿。类似方式炮制的《极限挑战》电影,尽管有黄渤、孙红雷等组成的豪华阵容,但最终票房仅1.25亿。吃一堑长一智的观众已逐渐丧失了对综艺电影的兴趣。IP改编电影不能只仰仗IP的光环,更要练好电影本体的内功,才能发挥出IP的价值。

再者,目前中国电影业对于IP的开发仍是“浅尝辄止”的,没有形成更多元、更系统化的开发矩阵。利用来自别的领域的优秀作品,制作出电影,这只是IP开发的初级阶段,而更大的价值在于其它相关领域的延伸开发。好莱坞电影产业之所以能做大,便在于其对IP多维度开发的能力。而在中国,虽然每一家稍有规模的电影公司都标榜自己在建构围绕IP运营的全产业链结构,但产业价值真正被开发的电影IP却少之又少。

对于电影投资者而言,应关注IP,但不应迷信IP,避免“拍脑门”式的决策,而应借助数据分析和调研等手段相对准确地评估IP的影响力、改编价值和产业链延展的空间。

谨慎对待国际合作中的“甜头”

在中国电影市场迅猛增长的同时,中国电影企业的实力也大幅提升,已不满足局限于国内市场,开始大举在国际版图上开疆拓土。如下表2所示,2015年,中国主要的电影公司与海外展开了很多合作,合作方式也从过去的合拍、协拍等项目合作进化到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投资电影等股权、资本层面的合作。而这也给仍在国际化初级阶段的中国电影公司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例如很多中国电影公司都开始参投好莱坞电影,并参与收益分享,而这过程中往往要面对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霸主的强势态度以及复杂的谈判过程和合同文件中所隐藏的财务技巧和法律陷阱等。尽管好莱坞大片能够创造可观的收益,但在账面上,这些电影却通常是亏损的。 

好莱坞大制片厂常常会为它们生产的每一部电影成立一家“壳”公司,而这家公司是被专门设计用来“亏钱”的,电影产生的收益会被大制片厂以各种名目收走。好莱坞有收益分配中,有版权总收入分成、票房毛收入分成、票房净收益分成、票房扣除发行成本后的分成等各种形式,在狡猾的会计技巧运作下,一部原本大卖的电影可能也被算成亏损,那些参与净收益分成的投资者可能会血本无归。

即便是好莱坞的资深制片人,也常常不能在与好莱坞制片公司的博弈中尝到甜头,中国电影企业,若是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熟悉美国财务、金融、法律的专业人才和团队,恐怕会在与好莱坞看似美好的合作中陷于被动。因此,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成为了走向海外的中国电影企业的当务之急。

不应盲从影院投资潮

除了电影制作外,电影院建设也是资本青睐的一个热点。2015年中国全年新增银幕8035块,平均每天增长22块,全国银幕总数已达31627块,增长幅度全球首屈一指。

基于目前的影院市场表现,可以对未来几年的趋势做出如下判断。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电影影院业仍有巨大的增量空间,业内一些观点认为参照美国4万块左右的银幕总量,中国的影院增长将很快到达天花板。这种判断并不科学,因为中国有着数倍于美国的人口,而这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美国每百万人口拥有125张银幕,而截止2015年,以中国的7.7亿常住城镇人口计算,每百万人口拥有41块银幕,相当于美国的1/3。算上中国的农村人口,那么每百万人口仅拥有23块银幕,相当于美国的1/5左右。

如果参照美国的标准,那么中国将能容纳的银幕数在10万至16万块之间。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仍须进一步激发和培养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目前,中国观众的年均观影次数仍只有1次左右,尽管每年都有明显增长,但离美国观众年均4次的观影频率仍有很大差距。

其次,业内也有一种流行的判断,未来的影院增长将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五线城市转移。数据的确显示出这种趋势,2015年前三季度新建影院分布中,一线城市新建影院占比仅为5.4%,三四线城市占比近40%,而五线城市的占比达到了32%。

但在笔者看来,一、二线城市的影院增长空间并非已消耗殆尽。以北京为例,截止2015年底共有影院158家,银幕972块,人均观影次数3.3次。如参照美国的标准,在人均年观影4次的情况下,大约8000-10000人可养活一块银幕,那么在北京的常住人口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银幕数量有望达到2000块以上,目前并未到达增长的天花板。

当然,一、二线城市的影院市场竞争相对已比较激烈,对影院的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目前的粗放式经营走向更加精细化的经营,并开拓影院餐饮、衍生品销售等市场空间,才能保持利润率。

目前,在一线城市的一些热门商圈,的确已出现影院数量过多,导致恶性竞争,部分粗放经营的影院难以为继的局面,这也是很多影院投资商将目光投向三线以下城市的原因,这些城市大部分此前都没有现代化影院,因此竞争并不激烈,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风险降低。

目前,一个4个厅的县级影院建设成本约为400万-500万,回收成本的时间少则三四年,多则遥遥无期,因为这些地区的观众的观影消费习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从头培养,对此投资商要有充分的耐心和准备,部分对回报周期要求较短的资本可能并不适合此类影院投资。

总的来说,对于中国的影院投资商而言,不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五线城市,都仍有较大的市场机遇,但关键在于根据自身的资本特点和经营能力等因素选择投资区域,而不应盲从市场潮流。

VR电影投资:大机遇和高风险并存

在电影史上,技术的变革往往会带来产业的重构,如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等,都曾使电影工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正在蓬勃发展的VR(虚拟现实)技术则被认为最有可能改变当下电影的生态。

通过可穿戴设备,VR能给用户呈现360度的画面,提供一种沉浸式的体验,颠覆过往的观影体验。在美国,VR已经引起了投资界很大的关注,从2010年到2015年间,有超过40亿美元资本投向VR领域。高盛集团预测到2025年VR市场营收可能将达到800亿美元。

在一片追捧声中,Facebook、Google、苹果、微软、三星、索尼、佳能等IT和互联网巨头都在研制VR设备。而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也在探索VR内容的制作。例如福克斯在2016年1月,推出了电影《火星救援》的配套VR体验,得到了不错的反响。而迪斯尼旗下的工业光魔也正在为《星球大战》开发虚拟现实体验。

在国内,VR也已引起投资关注。2015年,华人文化基金领投了好莱坞的VR技术和内容开发公司Jaunt。华谊兄弟投资了北京圣威特科技公司,开始布局旗下实景乐园里的VR游玩项目,根据电影《集结号》开发的VR-RIDE(虚拟骑乘)项目将于2017年在苏州华谊电影世界推出;兰亭数字投入百万拍摄了12分钟的VR短片,动漫电影公司米粒影业创造出一个名为《星核》的IP,开发出配套的VR体验,以线下体验馆的方式经营;原土豆网CEO王微创办的追光动画也运用VR技术推出了动画片《小门神》的预告片《再见,表情》。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VR也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对于电影工业而言,VR时代的来临将激发出全新的消费点,如对VR设备和VR体验的购买,很多业内专家预测,VR设备进入平常百姓家只是时间问题。VR也将给传统的生产和消费体系带来巨大冲击,如在内容生产上,传统的叙事规律和拍摄方式将被打破,传统的电影叙事往往是线性的,通过限制视角和剪辑去引导观众理解,而VR电影打破了这种线性,观众可以四处看,每个人的观看轨迹可能是不同的,那么如何组织叙事,如何在主线故事和观众的个人化体验之间平衡将成为问题。

在技术层面,拍摄时如何进行场面调度,如何处理场景和声音的自然切换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也变得艰难。这些问题目前都还没有标准答案,电影公司都还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新一代的影视巨头可能会从成功解决这些问题的公司中崛起。而对于传统的电影院而言,VR可能带来的却是灭顶之灾。因为VR电影的入口将是头戴式眼镜等设备,并无必要前往电影院观看。电影院必须要调整自己的功能定位,利用社交性优势才能在VR电影时代赢得生存空间。

对于有意投向VR电影领域的中国资本来说,这仍是混沌一片的领域,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仍是“烧钱”的游戏,若没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将面临极高的半途而废的风险,但一旦在探索中发展出独特的技术优势或掌握新的创作规律,生产出受到观众欢迎的作品,那么VR企业所得到的回报也将是巨大的。

结语

本文主要盘点了当下中国电影投融资的几大热点,包括电影的制作、IP的开发、电影国际合作、影院投资和VR电影的开发,并对这些领域的风险进行了前瞻分析,对如何控制风险给出了建议。在某种意义上,电影可以说是“控制风险的艺术”,对于电影企业来说,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修炼这项技能,是一个需要孜孜以求但却没有标准答案的课题。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