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日本真人电影《垫底辣妹》确定于4月14日投放中国市场

作为中国电影市场主流观众群的80、90后,曾几何时,都受日剧、日本动画、日本电影等文化娱乐产品的影响,但基于两国特殊的关系,以及过去几年日本电影在华票房表现欠佳,日本电影的引进状态总是飘忽无常。

作为中国电影市场主流观众群的80、90后,曾几何时,都受日剧、日本动画、日本电影等文化娱乐产品的影响,但基于两国特殊的关系,以及过去几年日本电影在华票房表现欠佳,日本电影的引进状态总是飘忽无常。

虽然这两年出现了不少日本动画电影在中国大卖的情况,但说起上一部在中国上映的日本真人电影,那还得追溯到2011年9月16日的《挪威的森林》。那之后,中国观众就只能依靠电影节甚至互联网来观看日本真人电影。

不过,这个状态即将被打破,日本真人电影《垫底辣妹》确定于今年4月14日将其投放中国市场,距离《挪威的森林》将近五年。

《垫底辣妹》根据日本小说《年级倒数第一的辣妹一年内偏差值提升40以上并考入庆应大学的故事》改编而来,该书本身也取材自真人真事,讲述一个学业堪忧的高中女生考进东京名牌大学的故事,丑小鸭的逆袭,可谓相当励志。

影片被安排在中国的高考前夕上映,等同于一针超强鸡血。购买这部影片的中国买家也向外媒透露,“之所以会在众多日本电影中选择了《垫底辣妹》,完全是因为它的故事主题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能产生强烈共鸣。”

不过,也有外媒认为,日本电影在中国的引进是中日外交风向标的体现,中国业内人士则表示,这是中国方面对于2015年日本动画《哆啦A梦:伴我同行》创下的5亿多票房的市场考量。

时光网也借此机会跟大家聊聊从2011年《挪威的森林》到2016年《垫底辣妹》,日本真人电影在中国“消失”的那五年,谈谈消失背后的市场内外因素。

《垫底辣妹》为何会在中国上映? 

学渣逆袭有志者事竟成 呼应中国高考 好一针强力鸡血

对于中国普通观众来说,无论是《垫底辣妹》的导演土井裕泰,还是女主角有村架纯、伊藤淳史,都不算是耳熟能详的日本明星,那为什么《垫底辣妹》却能有机会被引进中国上映?看一看故事剧情,就会明白一二。

影片讲述了一个热心教师拯救学渣,以及学渣努力逆袭考上名校的“有志者事竟成”式励志故事,放在高考前夕的4月上映,对于广大中国学生一族来说,不可不谓一碗强力鸡汤,也非常符合中国式教育精神。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无论是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海报上,都是主打女主角有村架纯的形象,到了中国大陆,海报上却只见一个夕阳下骑车驶向远方的女孩。

有中国网友开玩笑称:“宣传方知道有村架纯这张脸在中国不会卖,只能卖精神力了”,确实如此,这张中国版海报的剧情背景是,女主角在补习班老师的鼓励下,遭受打击又重拾信心后,在夕阳下奋力骑车,这个励志画面在已上映的国家和地区中,被评为“最感动”和“最受激励”的一幕。

《垫底辣妹》曾于2015年5月在日本上映,票房约为28.4亿日元(约1.58亿人民币),当时,它不仅收获诸多好评,票房成绩甚至超越《寄生兽 真人版:完结篇》、《进击的巨人 真人版:前篇》等大制作电影,成为2015年度日本票房黑马。

其实,《垫底辣妹》曾作为2015年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日本电影周的展映片,短暂亮相过中国,当时该片导演土井裕泰还在上海的影院里与中国影迷互动。

土井裕泰对媒体表示,《垫底辣妹》是以高考为主题而展开,中国也有考试季,虽然国家不同,但相信有许多人看这部电影时会深有同感,跟着主人公的情绪一起高兴,苦恼,落泪,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记忆。

不过他也强调,《垫底辣妹》并不是一部在阐述如何高考成功的电影,而是普通的女生通过自身努力的同时,她也改变了周围的故事。无害、励志、又符合中国国情,《垫底辣妹》简直对中国教育制度太适合不过,引进还用考虑吗?

日本真人电影在中国“消失”五年

非大片类型受限 票房不佳乃重要原因

虽说《垫底辣妹》引进,对于喜爱日本电影的中国影迷来说,是件喜闻乐见的事儿,但回顾以往日本真人电影在中国的上映情况,却又很难让人对其票房前景抱以乐观态度。

回头看看,2007年,《日本沉没》在中国上映,这是一部灾难大片,但票房仅收17万人民币;《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更名为《十个约定》,以催泪的宠物情为卖点,2009年初在中国上映,票房721万;同年,《我的机器人女友》登陆中国暑期档,虽然在全国的拷贝投放量达到了100个以上,但大多数影院都将其排在上午和子夜前上映,在最关键的首周末3天,不少影院竟只有两场放映。该片上映5天,总票房只有区区100多万,而该片在日本公映时曾创下首周末超2000万元人民币的高票房,在韩国也是同类题材的票房第一。

2010年,金城武主演的《变相黑侠》在中国上映,最终票房760万;同年,妻夫木聪主演的《感染列岛》在中国的票房更惨,仅有100多万;2011年初,江口洋介主演的《侠盗石川》票房111万;同年,《挪威的森林》在中国上映,即便中国观众对这本小说及其作者村上春树大名早有耳闻,但影片票房仅有惨淡的294.5万。

日本真人电影票房不好,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跟影片本身品质有关。就算是在日本本国,日本每年的电影票房仍然是依靠动画电影在支撑,就算偶有表现亮眼的真人电影,也多是电视剧的剧场版。就拿刚刚过去的2015年来说,日本电影票房前10中,动画电影占据了6个名额。这也引发日本多家媒体的担忧,他们也认为,日本原创真人电影票房号召力和故事想象力双重匮乏的问题日渐严重。

“内容品质论”也受到了中国官方的证实,比如去年4月份在国务院新闻办的一场发布会上,一名来自日本东京电视台的记者现场就“为何中国电影市场上日本电影如此少”等问题向中国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提问。阎晓宏首先避开两国敏感外交问题,他表示:“需要通过商业的方式来谈电影的版权引进问题。”他更进一步表态:以前有很多好的日本电影中国观众是很熟悉的,现在的问题是需要有好的日本影片,内容美好国内片商就会有人买,中国观众也会喜欢。

10年来部分日本真人电影国内票房

QQ截图20160324145758.jpg

票房不好是日本电影来华少的重要原因,当然引进限额也很关键,要知道,在中国,除34部“分账片”绝大部分被好莱坞大片占据,欧洲、日韩、印度等国偶尔才能冒出头,非好莱坞大片只能在30部“批片”指标中竞争,而且同样要面对好莱坞独立片。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进口片的发行权在中影集团和华夏电影两家公司手中,除了这两家公司自主发行一些批片,其他电影公司只能购买完电影版权,向中影和华夏申请指标协商引进,接受后者的市场评估和主管部门的审查。

再加上,进电影院体验奇观,是支撑中国国内商业院线的绝大多数观众的好恶。而比起轰炸全球电影市场的好莱坞特效大片,日本的奇观电影并不多,有院线人士也认同这一点,日本真人电影大多还是以伦理片、文艺片,纯爱片为主,这些并不是当下中国观众普遍爱看的商业大片,在票房上风险很大,所以引进的就少。

当然,院线人士也认为,想引进日本电影的中国公司也有政策上的担忧,假如一部影片的版权费已经花了10多万美元的情况下,在申请指标的时候会出现风险。因为批片的周期比较长,等进口手续批好后,也许还没定档期,盗版就已随处可见,影片的商业价值自然大打折扣,挣不到钱,商家当然不愿引进。

虽然2015年依然没有日本真人电影上映,但暑期档的一部日本动画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以近5.3亿的票房,验证了日本电影,或者说日本品牌文化,在中国观众中仍具备极高的吸引力,这也多少会增加中国片商对于引进日本真人电影方面的信心。

外媒:哆啦A梦给中日关系“加了把劲”

《垫底辣妹》带来合作新纪元

基于中国与日本的历史问题和领土争议,也有业内人士把日本电影引进中国的动态看做是“外交风向标”,此话不虚,比如2012年,由于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恶化,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日本电影甚至日本动画片在华公映。

不可否认,早在国门初1970年代末,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曾大规模引进日本电影,甚至在80年代,中日关系达到了蜜月期,那时候,电视上最有名的动画片是《阿童木》,最有名的广告是松下电器。具体到电影方面,资料显示,整个1980年代译制的455部国外电影中,日本电影数量达到70部,超过了美国电影,占总数量的15.3%。

而这些来自日本的电影,以中国人从未见过的风格、题材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比如,由熊井启执导,栗原小卷和田中绢代主演日本电影《望乡》,曾于1978年在中国上映,不仅在北京票房超过350万,更因片中大胆暴露的镜头冲击了当时中国人的保守性观念,还引发了一场论战。而高仓健主演的日本经典电影《追捕》在北京上映时,更是创造了高达2700万观众人次的奇迹。

但新千年之后,随着中日外交关系时紧时松,中国反日情绪也愈发高涨,文化娱乐产业的交流也受到影响,日本电影来华受到市场外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即使把动画电影也算上,从2012年的奥特曼系列电影《宇宙英雄之超银河传说》到2015年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这中间也有近3年没有日本电影新作在中国上映。随后的几年中,外交关系逐渐回暖,比较多的和电影引进协议才逐渐开始签订。

美国媒体认为,中日关系在电影引进方面的真正突破,是出现在2015年5月,动画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得以在中国影院上映。这个蓝色的机器猫在亚洲一直广受欢迎,在中国的知名度也很高。该片在中国的票房是5.3亿人民币,超过了在日本的4.15亿票房,在中国的这一亮眼表现,使得日本去年电影出口收入增加了50%。很多外交人士认为,广受中国儿童喜爱的哆啦A梦给中日关系改善的气氛“加了把劲儿”。

之后又有一些日本动画电影陆续上映,包括《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等。虽然它们的票房无法和《哆啦A梦:伴我同行》相比,但对日本电影来说仍是利好因素,因为多年来日本电影的商业出口一直成果有限。

日本电影业内人士也清楚认识到,动画片或主流合家欢型电影在中国上映更为容易,因为在电影主题上不太会达到审查者的“敏感地带”,当然,这也跟银幕上没有日本真人面孔有关。不过该业内人士觉得:日本真人电影在中国的局面,将会迎来友善的改变。

《垫底辣妹》的将映,就是个显见的例子。美国媒体将之看作是,经历了多年紧张关系后,中国和日本亚洲两个电影大国关系开始回暖的风向,而《垫底辣妹》作为五年来首次在中国上映的日本真人电影,外媒称:“可能会为两国带来一个合作的新纪元”。

不过美国媒体也“操碎了心”地隐晦表示,对于日本来说,在进入巨大的中国市场方面,日本娱乐业公司和其他国家的公司一样仍面临阻碍。日本公司一般还需要通过在中国有业务的中间商来运作,同时还需要了解在中国做生意的复杂性。这其中就包括了不断变化暧昧不明的审查问题,尤其是在政治主题和语言的使用上。他们也明白,即使通过审查,也依然具备市场风险,但正在野蛮生长中的中国电影市场无疑对他们具备足够大的挑战吸引力。

虽然看起来日本真人电影来华道阻且长,但无论如何,对于喜爱日本真人电影的中国观众来说,你们是有福了。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