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票房 / 正文

影视巨头依然处于“跑马圈地”阶段 赚钱能力未显现

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全国电影市场共产出票房144.93亿元,同比去年的96.63亿增幅达50%。

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全国电影市场共产出票房144.93亿元,同比去年的96.63亿增幅达50%。不过,从影视行业五大巨头的年报来看,目前依然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赚钱的能力还未得到完全的展现。

有行业分析师认为,2017年各公司产业链将布局完毕,布局理念将陆陆续续开始体现在公司的业绩上。

去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以440.69亿元完美收官,同比增长48.7%,其中中国产故事片产量686部,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票房贡献率创近年来新高,且在全年票房TOP10中,国产片占据了7席,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国产电影在探索与进步中正获得观众的不断认可。

业内:勿单看净利润解读业绩

澄泓研究大文化工作室分析师陈龙研究影视行业五大巨头的年报发现,单从净利润方面来看,领先的主要是万达和华谊,2015年净利润都在10亿元左右,而奥飞、光线和阿里在4亿~5亿元左右。但是他认为单看净利润解读影视行业的公司是不全面的:“万达的10亿元净利润是建立在80亿元的营收上的,而华谊贡献的10亿元利润靠的是38亿元的营收,毛利率的水平即刻分出了高低。”

他分析,这是由于万达院线作为一个终端的影院行业来说营业成本高企,虽然票房收入占整体收入的80%左右,但是其营业成本却高达47.89亿元,占营业成本的91.47%:“这是院线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不过万达正在积极地谋求转型,眼下更为关注的是非票房的收入占比,譬如商品销售以及影院广告,这两块业务毛利率更高。”

影视主营业务还有盈利空间

陈龙认为,华谊虽然也有近10亿元的利润,但是却暗含着危机。华谊在大娱乐的生态圈建立完毕之前,就已经失去了作为立足点的影视业务。

与华谊相近的还有打造产业生态的奥飞娱乐。奥飞娱乐在2015年的“新项目”众多,内容层面上有着多项并购,科技层面上,也切入了VR和人工智能领域,已经从一个玩具厂商一步步向“中国迪士尼”迈进。不过,作为国内的玩具行业龙头,它的主业地位依然还在。从数据可见,目前奥飞娱乐最大的收入来源依然是玩具销售,占比高达62.41%。业内人士认为,因为很多投资并不能在短期内产生很大的回报,所以从数据上看,奥飞娱乐的业绩增速并无太大的亮点。

而光线与其他公司积极布局产业链不同,专注于内容的发展,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光线的董事长王长田的做事风格相一致:“在竞争对手们正在大刀阔斧进行跨界并购的时候,光线所做的所有投资与并购,几乎都与行业的内容端有关,目标是要做‘行业无法绕过的河流’。”2015年,光线投资20%以上的、独家发行和联合发行的影片共15部,票房总和是55.76亿元。其中《港囧》、《分手大师》、《寻龙诀》等影片的票房成绩都很好。“对照美国比较大的电影公司,到目前为止最高的年利润会突破1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100亿元人民币以内,这是他们目前单一电影公司最高水平的盈利。”陈龙说,在王长田看来,在中国做影视的主营业务,将来也会有几十亿元的盈利可能性,市场还有待开发。据光线的业绩快报显示,2015年光线传媒实现营业总收入15.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8%,大部分利润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而不是投资。

年报高低“排行榜”

预计票房持续增长将是新常态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陈少峰认为,虽然影视行业的整体表现不错,但是实际上去年的600部电影中有50%亏损,35%持平,只有15%是盈利的。他认为,文化产业面临发展机遇,又有政策支持,产业已经出现一些标杆,资本运作空间比较大,具有较大机会:“目前市场开发程度还比较低,实际上业内有很多上市公司都有机会做大,有能力走向国际。”

陈龙认为,由于资本的青睐以及行业政策的宽松,未来进入影视行业的资本会越来越多,催热整个行业的。“泡沫必然不会长期存在,但泡沫也是机会,能够利用好泡沫的龙头企业,才能在泡沫破裂时,有机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不过,陈龙认为,目前“巨头们”仍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赚钱的能力还未得到完全的展现:“巨头们正凭借着资本对大文化行业的热情,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并购、布局、转型、投资等。”他认为,相信在2017年左右开始,各公司产业链布局完毕,布局理念将陆陆续续开始体现在公司的业绩上。

“一季度电影的票房、人次同比去年都有大幅提升,且很少出现一片独大的情况,更多的是多部电影的共赢。”陈龙预计本年度的全年票房对比去年依旧可以保持高速的增长,“票房的持续增长将是未来中国影视行业的‘新常态’。”

关键词: 巨头 能力 影视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