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上海电影节导演曼彻夫斯基想拍让自己引以为傲的电影

1994年出现了两部叙事结构极尽巧思的电影,一是昆汀·塔伦蒂诺的代表作《低俗小说》,另一部则是马其顿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的成名作《暴雨将至》。

导演曼彻夫斯基 摄影:吕萌

1994年出现了两部叙事结构极尽巧思的电影,一是昆汀·塔伦蒂诺的代表作《低俗小说》,另一部则是马其顿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的成名作《暴雨将至》。两者都使用了环形叙事的手法,将故事情节打碎,通过非线性的时间顺序重新呈现出来,开头与结尾形成一种闭环式的呼应。

电影《暴雨将至》海报

《低俗小说》通过更加贴近流行文化的结构手法,让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所熟知,但拿下了当年威尼斯金狮奖的《暴雨将至》,显然在艺术创作和思想层面都要更胜一筹。2017年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曼彻夫斯基作为金爵奖评委来到了上海,他也借此机会谈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理念。

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 摄影:吕萌 

对于为什么会走上导演之路,曼彻夫斯基坦言,他其实一直想成为一名作家,直到上高中时才对电影产生了兴趣,之后前往纽约读电影学校,尝试回到马其顿工作未果后,他才又回到纽约。虽说第一部电影长片就拿到了威尼斯金狮奖,但曼彻夫斯基拍摄《暴雨将至》时已经35岁了:“我花了几年时间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一直在寻找机会,然后就开始拍摄音乐录影带,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电影拍摄的技巧。在拍摄了音乐录影带以后我就获得了MTV最佳音乐录影带奖,但是我的第一部长篇拍摄的机会是来自于我的写作,写剧本的能力。”

电影《暴雨将至》剧照

“时光不逝,圆圈不圆”,这句话不仅反复出现在《暴雨将至》这部电影里,也可以就说它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价值。当被问起作为导演是如何理解这句话时,曼彻夫斯基说:“《暴雨将至》这部电影是表达了一种期待的感情,等待着一件事情即将要发生这样的情绪。这个情况我们在个人的生活当中,有时候会受到一些其它重大事件的影响。‘时间不逝,圆圈不圆’,这句话其实就是描述了这个电影的叙事结构,它也是反映了在生活当中有很多重复的事情发生,但它也不是完全百分之一百的一样。”

导演曼彻夫斯基接受采访 摄影:吕萌

不少评论都将《暴雨将至》作为一则预言,电影问世两年之后,便发生了著名的“科索沃战争”,而这部电影讨论的正是杀戮与人性,其环形叙事也似乎在暗示着“杀戮不止,人性不休”的宿命悲剧。20多年时间过去,战争的阴霾逐渐散去,曼彻夫斯基认为现在为世界带来最大变化的则是全球化:“全球化使得当地的一些文化、特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消失了或者是改变了,有点像是这个世界上有一些语言也在消失。全球化显然会让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是也有一些美在这个过程中消失了。”

与此同时,他还认为这种全球化也在影响着电影,包括文化和节奏两个方面,全球化导致了某些文化的消失,抹除了节奏的差异。而对他本人来说电影恰恰需要去反映这些文化和节奏,毫无疑问全球化对电影的制作本身也产生影响。

导演的另外三部作品:《尘土》、《影子》、《母亲们》

作为导演,曼彻夫斯基的产量可以说相当稀少,《暴雨将至》之后的二十几年时间,他只拍摄了三部电影长片,参与了HBO美剧《火线》第一季的导演工作。曼彻夫斯基也提到,在拿到金狮奖之后,有上百个工作机会让他挑选,当中也不乏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但对他来说,去好莱坞工作意味着失去创作的自由,在他看来质量要远比数量重要的多。

电影《暴雨将至》中随处可见绝美的风景

相比于深谙商业电影模式的导演而言,曼彻夫斯基拍电影更多了一种传统工匠的精神,就如同他自己所说:“我拍摄的这些电影每一秒的背后都有我全心全意的投入。虽说这些是相对来说比较大型的电影作品,但是我是把它们作为手工制品那样来看待,也就是说在拍摄制作的过程当中,每一个方面我都亲自参与,所以这就需要很长时间。另外,要为这样的艺术电影去寻找资金,也需要更长的时间,相对商业电影来说需要更长时间。但是我想拍的电影是隔了50年之后还能引以为豪的电影,而不只是可以让我来付房租的作品。”他也透露自己的新作正在紧张的制作中,随后将会与大家见面。

曼彻夫斯基坦诚自己不怎看电影 摄影:吕萌

曼彻夫斯基与中国也是渊源颇深,1994年威尼斯金狮奖便是由《暴雨将至》和中国台湾电影《爱情万岁》共同分享的。谈到中国电影,曼彻夫斯基坦承自己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不怎么看电影,但《爱情万岁》和导演蔡明亮,当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一部他非常喜欢的中国电影,则是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

这一次来到上海,曼彻夫斯基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无疑是金爵奖评委。之前评委会主席克里斯蒂安·蒙吉提到获奖标准时,给出了最重要的一条是电影的真实性。对于曼彻夫斯基来说,他想要寻找的是能够让他感动,会让他感到惊讶的东西,而且要忠于这个电影人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

关键词: 夫斯基 上海 导演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