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中国式话语国际化表述 电影盛宴该上中国大餐了

西方文化虽然竭力排挤中国文化,但市场终究起了作用,文化的坚墙还是不断地被打破,中国电影、中国艺术还是不断地问鼎世界文化高台,世界电影盛宴上的中国大餐迟早会上来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国产片《中国推销员》收获了一大片点赞喝彩叫好声,“点爆视听”“引燃热议”“剧情巨制”等巅峰评价不绝于耳。但我觉得,仅是点爆视听引燃热议,还不是中国电影人所向往的境界。

16年前我在一篇评论中对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卧虎藏龙》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中国电影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电影盛宴上的主菜。明明是中国菜好吃,但怎样才能让大家感受到真的好吃?这一点,《卧虎藏龙》当时算是做到了。而这一次,《中国推销员》虽还未获得什么大奖,我想也是做到了。

中国式话语的国际化表述

李安的《卧虎藏龙》最成功之处就是世界范的艺术包装,用唯美的摄影、唯美的音乐、唯美的场景对传统武侠题材进行包装,善于用西餐盘子上中国菜,结果成功了,对上了西方人的胃口,启发了西方人的味蕾。如果说《卧虎藏龙》注重的是包装,在叙事方式上基本上还是中国式讲述的话,那么,《中国推销员》则是讲故事方式上的革命性变化,是一种中国式话语的国际化表述。

影片以我跨国通讯企业奋力开拓海外市场的真实故事为素材,讲述了一名普通中国推销员远赴非洲争取订单,却意外被当地的商业博弈与政治权谋搅得昏天暗地最后突围而出的故事。由李东学饰演的菜鸟推销员严键,一开始就被对手构陷,被间谍追杀,被企业遗弃,被内战所困,被部落误解。这种开头很有好莱坞世界末日电影的味道,置身死地而求生,颇能扣人心弦。故事发展过程中,影片没有将镜头纠缠在谈判桌上,而是反复穿插于硝烟滚滚的战场、重型武器的狂轰、血脉贲张的肉搏、神秘莫测的部落、亮瞎眼球的科技、绝处逢生的情节,这种视听刺激和镜头剪辑,是好莱坞惯用、管用的手法。与以往国产主流电影不同的是,主人翁的一系列举动都几乎与个人相关,“他的主观意愿是拿合同,却被动卷入了一场混战中,而他的举动又在客观上阻止了一场战争而无意中成了英雄。”影片总策划向兵道出了他们的初衷。而这一点,正是该片对好莱坞电影叙事方式的成功借鉴。

就像很多交响乐的表现手法一样,作品中总是有主旋律与副旋律代表不同力量的抗争、对立、缠绕,在强弱、正邪、胜负的发展变化中激荡出音乐的美感和魅力,贝多芬的《命运》就是典型代表。《中国推销员》很像是一部电影版的《命运》,自始至终贯穿着两种主要价值观、审美观的矛盾,围绕订单、利益、财富、成就等核心冲突激烈碰撞而展开。

其中一种是中国式审美观、价值观,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究义中取利、重义轻利、义大于利,讲究兼和有度、和而不同,讲究宜众为上、利己为下,,这种富有中国式人情味的价值指挥棒主导着主人翁的思维方式、判断标准、行为习惯。

另一种为西方某电讯公司代表实为个人私欲膨胀的商业间谍的绝对私心、极端手段、毫无底线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价值观、审美观的对立关系,构成了影片的冲突链条、发展主线。

一开始,中国推销员完全处于弱势,备受拷打、讥讽、侮辱。主人翁几乎是孤身奋战于陌生、混乱、无助的环境。他也有梦想,也想成功,甚至有个人奋斗、个人英雄的冲动、举动,但是,一旦面临正与邪、义与利、人情与绝情、宜众与利己、和平与战争的关键抉择,他几乎都是在千钧一发之际毅然决然选择了前者,站到了真善美的一边,这是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价值观、审美观的条件反射。出人意表的是,这样的选择看似愚笨却并不吃亏,随着剧情的发展,属于主人翁的力量渐渐由弱变强,从四面楚歌到化敌为友,从备受诟病到以义取利,从慌不择路到出奇制胜,主人翁凭借一种中国式的定力、智慧,不仅拯救了所效力的企业,还促成了一个国家的和平,更改变了全球通讯行业的游戏规则。这几乎可以看做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国式审美、价值的胜利,与好莱坞大片那种武力、智力、执行力的胜利显然不同的是,这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做到、可以实现的胜利。

《中国推销员》则开始了一种和而不同的兼和思维方式,一种介乎极端化与娱乐化之间的中庸。于是,电影审美开始了一个多元、多彩、多种表述的时代,在表现真善美同一个使命之下,将更为尊重价值多元、文化多元、表达多元,或者可以说,当代世界电影精神,是一个体系、各自表述。

改变游戏规则 开启中国电影大餐

对于世界电影,美式审美观垄断多年,而且根深蒂固,几乎成为判断是非良莠的“国际标准”。尽管中国式审美观不论其文明历史、审美情趣还是价值内核都是真善美的代表,但还是踯躅于边缘地位。《中国推销员》从时代最前沿的科技型商战中入手,用共同关注、人人看懂的题材切入,在还没有立起四梁八柱的崭新空间、共同领域上梁立柱,并以自身的贡献改变游戏规则,这一切入的成功比起《卧虎藏龙》的成功更为重要,更加富有价值意义。

西方文化虽然竭力排挤中国文化,但市场终究起了作用,文化的坚墙还是不断地被打破,中国电影、中国艺术还是不断地问鼎世界文化高台。这不仅归功于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天才和孜孜不倦的努力,还必须承认13亿人的文化市场是一个重要的话语权,更必须承认5000年中华文明不可忽略的正能量和影响力。从这一点看,世界电影盛宴上的中国大餐迟早会上来。而且,未来已来,中国大餐已经色香味齐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推销员》取材于广东民企,由广东资深电影人赵建国作为操盘手,由深圳市银河星辰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等四家广东企业携手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投资出品。影片制作无论在题材上还是投资上,都是满满的广东力量,又一次凸显了广东人的“敏于行”。与当年改革开放之初广东拍出《雅马哈鱼档》《外来妹》等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备受称道相比,这部《中国推销员》可以说是一部高科技企业版的《雅马哈鱼档》,一部世界范的《外来妹》,这是否意味着广东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能力的转型升级?是否意味着电影中国大餐的“食在广东”时代已经开始?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