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主旋律电影逐渐商业化 系列电影带热暑期档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电影,若想被广泛传播和认可,商业化、娱乐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电影本身的属性决定的,主旋律题材电影自然也不例外。

今年电影市场进入暑期档以来,观众观影热情不高,票房表现持续低迷,众多此前被寄予厚望的电影在市场表现方面均未达成预期。在这种情况之下,上周末(7月28日—7月30日)上映的《战狼2》和《建军大业》却带热市场,使得周五当天全国票房报收2.90亿,其中两部主旋律电影占据91%的份额;这样的热度和趋势在周六周日继续,一举打破此前颓势,终于迎来自春节档以后的第二个票房高潮。

事实上,主旋律电影带热大盘的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2016年国庆档,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就通过口碑累积效应,带热缺乏高质量大片的档期,最终逆袭成为国庆档票房冠军。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发生了哪些变化?主旋律题材电影当下发展趋势如何?接下来让我们来一一审视:

一、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历程

关于主旋律电影发展的粗略路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曾经撰文说明,他认为,从1959开始,“献礼片”就成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电影创作类型。九十年代以后,献礼片更被放大为“主旋律”概念,主要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性主义、集体主义为主题。

电影《开国大典》剧照(资料图)

回顾中国电影市场化以前的主旋律电影,其中有两类典型代表:

一类是以《开国大典》、《周恩来》为代表,主要表现历史以及创造历史的英雄人物,大多通过一种纪实和戏剧性相结合的方式,在文献背景下讲述历史和人物的传奇;一类是以《焦裕禄》、《孔繁森》为代表,通过表现主人公在艰难困境中的信念和品质,塑造当代社会榜样。

而在电影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下,主旋律电影在完成意识形态功能的同时,也加入了更具观赏性、娱乐性的元素,最早的《离开雷锋的日子》便是表现这种倾向的典型例子。其后的《冲出亚马逊》、《我的1919》、《我的法兰西岁月》等主旋律电影更是一直在往“更好看”的方向探索。

近年来,随着“建国三部曲”系列、《智取威虎山》、《战狼》、《湄公河行动》等一系列兼顾意识形态和商业价值电影的涌现,“主旋律”更是进入主流商业电影类型行列。这种变化是电影人不停探索的结果,更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呈现。

二、主旋律题材电影的故事内容越来越多样化

如上所述,在某一个时间段内,主旋律题材电影的故事主要建立在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之上。而近年来,打破这一界限的应属2014年上映的电影《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讲述的是解放军一支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土匪斗志斗勇的故事。由于原著小说的这一段故事描写精彩,人物个性魅力十足,曾被作为红色题材,改编为多种艺术形式而流传多年。

电影版《智取威虎山》由香港导演徐克执导,完 全按照商业电影的叙事模式对原著小说进行改编,由当红演员张涵予、林更新等饰演剧中解放军角色,电影一经上映,便广受好评,在票房和口碑方面赢得双丰收。这部电影将爱国主义、革命情怀与商业元素和观众偏好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引发观众对主旋律电影久违的热情。

电影《智取威虎山》海报(资料图)

《智取威虎山》的成功鼓励电影人在主旋律的内容上进行更深的拓展,其中2014年的《战狼》和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成为在这方面成功的典范。

《湄公河行动》首先是一个当代故事,是根据湄公河“10·5事件”改编,惨案发生在2011年,电影拍摄于2016年,其间跨度只有五年。电影虽然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但人物和事件本身却不拘泥于真实,而是根据电影叙事原则,进行大量的个性化塑造。同《智取威虎山》一样,《湄公河行动》也是备受好评,不仅如此,甚至在电影上映期间,掀起了一波关于爱国主义的讨论。主旋律题材电影的社会价值在此积极展现。

比起《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动》,《战狼》则走得更远。《战狼》在类型上是不折不扣的动作战争片,表现的是我国当代特种部队军人的形象。故事完全虚构,主角冷锋更是与好莱坞同类型电影主角有着共同的性格特质,同时,《战狼》系列电影也带动了更大的观影热潮以及更广的话题热议。

在以上电影成功经验的鼓励之下,正在上映的《战狼2》将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非洲,注重全球化视角、而九月末要上映的《空天猎》,则是少见的国际反恐题材;这类电影在题材内容上均进行着更广的拓展。不难预料,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我们也将会在大银幕上看到内容越来越丰富的主旋律题材电影。

三、主旋律题材电影的叙事越来越商业化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电影,若想被广泛传播和认可,商业化、娱乐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电影本身的属性决定的,主旋律题材电影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一点上,由广电总局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主导的“建国三部曲”系列电影体现尤深。

“建国三部曲”系列电影的第一部《建国大业》、第二部《建党伟业》均采取去中心化叙事,人物和事件都是摊开往前走,这对于喜欢看戏剧冲突和典型人物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这两部电影虽然凭着全明星阵容在一时之间获取热议,但也受到了不少质疑。

电影《建军大业》剧照(资料图)

到了“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建军大业》,电影主创完全改变了思路,不仅请来了香港导演刘伟强执导,而且启用大量的年轻演员,即使在前期备受质疑,也没有动摇这种策略。电影上映之前,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在朋友圈发长文,对这一策略进行详细解读,他表示希望《建军大业》“轻装上阵,卸载概念,以电影的生动灵性为手段”。而事实证明,《建军大业》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做到了,跌宕起伏的叙事、个性鲜明的人物,使得电影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去观看和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

从《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动》,从《建军大业》到《战狼》系列,主旋律题材电影采取商业化叙事模式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相信在这种趋势的带动之下,我们也将会在主旋律电影中看到越来越精彩的故事和人物。

以好莱坞和世界上其他电影发达地区为观察对象,我们会发现,主旋律电影一直都是商业电影中的佼佼者。观众渴望看到国家历史、民族英雄被生动展现,也渴望看到国家形象、英雄人物被用心抒写,而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在这方面的探索还应继续大步往前。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