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票房 / 正文

中产阶级崛起,为什么还拍这种烂片?

2017年,郭德纲、岳云鹏主演的电影全部都是口碑扑街,让观众看到了跨界不容易,会说相声的不见得就是好演员。

最近有一部电影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看评分可以打入本年度十大烂片之列了,

看主演阵容,感觉离烂片也不会太遥远。

也有点想不明白,德云社不好好搞相声,为何非要在电影圈里插一脚?

难道就因为中国观众人傻钱多了。

先来看看这部《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的票房。

上映6天,票房1664万,不算多,但也不算少,同期上映的《至暗时刻》质感明显要比它好,票房也不过2362万。

与国产片比较一下就知道这部影片是口碑与票房倒挂的存在。

刚获得金马奖的《嘉年华》才2181万,

而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两大奖项的《暴雪降至》也才2701万,

演技备受肯定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仅仅762万

而《不成问题的问题》、《嘉年华》在豆瓣上的评分都高于8分,稍微差点的《暴雪降至》评分也有7.2分,

《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却只有2.8分!

一个大写加粗的差评,票房能有1600多万,看来观众对德云社喜剧宽容度很高。

这已经不是德云社相声演员第一次跨界失败了,

2017年,郭德纲、岳云鹏主演的电影全部都是口碑扑街,让观众看到了跨界不容易,会说相声的不见得就是好演员。

如果仔细看看电影海报和名字,有过观影经验,就可以知道有“大电影”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早前真人秀综艺火爆,掀起了一股综艺大电影之风,出现了《爸爸去哪儿》、《奔跑吧!跑男》综艺大电影。这两部影片将将综艺节目拍成电影,短时间比较火,但是难免也有烂片圈钱的质疑。所以,一看到“大电影”这几个字,观众就会对影片质量有所怀疑。

相声演员一般都是说相声的名角,不加改造就跑到电影圈子里表演,难免不专业,正如郭德纲以前嘲讽那些厨子、工人改说相声,不专业糊弄观众一样,如今他和德云社的徒弟们也是走上了不专业的路子,用一个蹩脚的故事糊弄观众。

像《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这样的综艺大电影还有综艺节目做背书,有点故事线索,而《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完全就是德云社师徒们的聚会,一说一唱一和,就这样故事就讲完了。

《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的主演阵容有郭德纲、于谦、岳云鹏、郭麒麟,影片力捧郭麒麟的痕迹也不要太重。只不过郭麒麟的演技明显支撑不起这样高度的力捧,而主演岳云鹏在影片中的表演和他在其他影片中没有什么区别,一如既往的娘炮、没出息,看多了也会腻味。

影片的喜剧当然还是德云社说相声用的那一套,只不过水土不服,一些性别反差、醉酒失态笑话在相声即兴表演中效果很好,而在电影中就失灵了,一些抖机灵放在一起,看着像尬演,当然也与德云社演员身上的油腻感有关。

从相声到电影,不只是段子的堆积,需要改变的也有很多。相声里可以即兴开玩笑,无伤大雅,面对的观众毕竟都是相声爱好者,而电影面对的观众范围大了不少,如果还以相声的价值观呈现,未免有些狭隘。

其实像《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这样的影片应该想想喜剧电影的受众群体在哪儿。像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都取得不错的票房,同样也是脱胎于舞台表演,就是因为开心麻花让剧情紧跟当下年轻观众,尤其是中产阶级群体,用正面的情感、价值观呼应他们,让观众感受到开心麻花的诚意。而《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处处显现着廉价感,没有一种情感能够说的深、说的清,自然也就肤浅。

当大家都开始为知识付费了,为何喜剧就不能升级一下呢?观众的智商税差不多也收割完了,烂片圈钱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关键词: 正义 游记 联盟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