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开局慢热?孔笙:大格局需要适度铺陈

见到导演孔笙的时候,他正在北四环自己的导演工作室对《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进行最后的“修修剪剪”。

 见到导演孔笙的时候,他正在北四环自己的导演工作室对《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进行最后的“修修剪剪”。

“你们对1(《琅琊榜》)这么钟爱,那2(《风起长林》)怎么办呢?”,当骨朵和他分享观剧感受时,孔笙半开玩笑地说道。

两年前,在嘈杂喧嚣的影视剧创作氛围中,《琅琊榜》横空出世,创作人员尊重观众的信念感,主角林殊向死而生的壮丽感,剧中人物追求的清明理想,不仅在当时引发共鸣和热议,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人反复提起。

时隔两年,续作《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回归,面对几乎完全不同的演员阵容,全新创作的故事,开局慢热的走势,不少人提出了质疑。作为同时执导前作和续作的导演,今日,孔笙接受了骨朵独家专访,关于剧中演员的演技,为何要拍群戏,开局慢热线索冗长等争议,他都在采访中逐一真诚作答。

在这篇专访中,我们亦能窥见一个清醒的创作者对自身创作理念的坚守,面对外界喧嚣的淡泊,在整体创作大环境下的自我敦促和对时代变迁的及时感知。

一开始对昊然和慧雯心里没底;晓明的演技越往后看越好

当初《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宣布演员时,面对黄晓明饰演的萧平章,嘲笑和质疑纷至沓来。前不久开播发布会后,黄晓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自我调侃“压力很大,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事实上,无论是提前看片的业内人士,还是开播后第一时间看剧的观众,对于黄晓明的演技评价大多是“惊艳”“意外”。

“他(晓明)越往后看越好。”

之前官宣演员时备受争议的黄晓明,在孔笙看来“作为演员是没问题的”。他甚至觉得黄晓明和他所饰演的萧平章非常像。“生活当中我们就觉得他像大哥,特别周到。萧平章背负着很多,一会儿照顾老爹,一会儿照顾弟弟,一会儿还得哄着老婆。真到了有困难的时候,他就冲上去。”

孔笙给予了黄晓明极大的肯定,“最后他牺牲那场戏是非常感人的,大概在27集左右。”

在导演孔笙看来,这部剧中大部分演员的完成情况在开拍之前都是能想到的,“我们心里都有数,比较放心,只要他们对待这部戏(态度)认真就会好,不会差”。

“一开始我们其实对两个年轻演员心里没有底。”

孔笙所说的年轻演员指的是刘昊然和张慧雯,当然,最后二人的完成情况也让他非常满意。“这俩孩子认真,到了剧组每天追戏,你看前面和后面整整个戏提升一大块。”

在采访过程中,导演孔笙对刘昊然不乏赞美,“这个孩子确实努力,后面眼泪也快了,他自己说我学会两件事,一个是哭戏能演了,再一个我能骑马。”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以一个洒脱不羁少年经历家国风雨后的成长蜕变为主线,折射出命运交叠中一群人的各色面孔。刘昊然饰演的萧平旌目前还是一个被父兄庇佑的孩子,随着剧情发展,经历家国变故后他的转变也更加剧烈。

“昊然最后是能撑得住的,我当时有点担心最后这个孩子能不能撑住,因为他最后要成为将军呀,他要带领一支人马,任务非常重的,还好,非常好,我觉得这个孩子真不错。”

梅长苏的故事,恐怕很难再复制了

似乎存在一个悖论,《琅琊榜》的故事越受人喜爱,《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就越被质疑。尽管是原始创作团队操刀,但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原班人马”的执念让续作时刻存在这种对比,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演员都压力重重。

“其实我们是不喜欢对比的,一个戏是一个戏,但对比又是免不了的,没有办法,也知道一定会比,拍2的压力也在这个地方,演员也有压力,有1这么好的口碑,这是必然的”,孔笙深知“对比是挡不住的”,索性也就不管了。“比就比吧,我们认真做就是了。”

孔笙告诉骨朵,从剧本开始到各个部门的要求,都还是延续1的创作风格,而从播出的内容中可以看出,《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在精神气质和画风质感上沿袭前作,画面、构图和色彩表达上都维持了《琅琊榜》创作班底一贯的水准。

当被骨朵问及当初谁最先提出做第二部的想法,导演孔笙立马笑着答道,“肯定是侯鸿亮,肯定是他,因为建立了一个所谓的IP方式,大家成了具有影响力的作品,然后继续做2,也是大家关注的事情,他觉得这个事情要做”,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做的话给我们压力挺大的。”

但既然决定要拍,也只能认真对待。“那会儿就想好了只能面对,能做到哪一步靠我们自己努力,让观众去评价到底是好在哪里,差在哪里。”

孔笙坦承,剧本的难度比较大。

“第一部戏是一个小说,磨合好多年,又完成了剧本,它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会让这个剧本更扎实,《风起长林》实际上也就一年做剧本,一年做拍摄,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开始李雪导演抓第一稿的时候,还推翻了一版,又重新建立一个故事,实际上也就是半年多在磨剧本,又创作了另外一个故事。不过虽然时间短,但我们要求的更细一些,而且海宴的剧本我们都还是很认可的。”

说完,孔笙叹了口气。“创作者的压力挺大的,2确实难做。”说完他还拿《温州一家人》举例,“《温州两家人》的时候,我们做了一次尝试,也是做了《温州一家人》2的选择,往后延续,结果还是不如1,很难的,创作时间以及创作态度都没问题,就还是因为1原创的先入为主的东西。”

“一定要和《琅琊榜》比我们也没有办法去比”,孔笙略显无奈,“如果要不去比,单独看,它真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从制作、演员阵容、故事都是很好的。”

他说,梅长苏的故事,恐怕很难再复制了。“我们把一个人和大梁国的对抗变成一个有父亲有兄弟的家了。”对于《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续作本身的艰难之处,孔笙很清楚,“播完了大家评价吧,我觉得我们尽力做了。”

开局慢热?线索冗长?《琅琊榜》当时也是慢慢热起来的

对于熟悉《琅琊榜》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主线极其清晰的故事,心怀清明理想的人的复仇大计。然而对于《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来说,群像式的故事展现似乎无法用一句话来概括。

有人说,《风起长林》的故事主线是萧平旌的成长史,对此,导演孔笙表示,“一部分是这样的。”续作中把原来很大的格局变成了一个家的格局,从老王爷一家折射出朝堂、后宫、战场,以及官家的各种关系,比如说和首府的关系,和太子的关系。“所以这个故事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

对于前期线索太多铺垫冗长的争议,孔笙认为,这些在后面都会一个一个展开,现在哥哥的身世已经慢慢的开始往外拽了。“这个线埋的有点深,他们说有点看不懂,我说没办法,这是海宴的风格”,孔笙说完笑了。

事实上,《琅琊榜》的时候主创团队就感觉到这个问题了,觉得线索太多,要出场人物太多,以至于《琅琊榜》第一集改过很多遍。

“《风起长林》的第一集也是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改变了,但是它后面的格局太大,你必须这么来,用了一场战争和萧平章的重伤作为第一集开篇。当初海宴一开始想的是直接让他挂掉算了,然后写弟弟的故事,但是后来考虑到一些其他的综合因素,觉得情感往后边走比较难,太单一了。现在有兄弟情,有父子情,包括和国家的关系,和家庭的关系,是一个大电视剧铺陈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没办法。”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选择的是先网后台的模式,视频平台爱奇艺独播,东方、北京两大卫视周播,而无论是视频平台还是电视台,刚刚过去的一周里,《风起长林》的收视和点播情况都起势平淡,而这也再次印证了“正午剧开局慢热”的说法。

“1(《琅琊榜》)也是慢慢热起来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是(热的)。”

对于开播艰难的局面,孔笙也有自己的想法。“在电视台周播其实是不太合适的,有些线埋的时间长了周播会受影响。它其实更适合一个电视连续剧,如果是黄金时段播出这种方式会更好。如果早知道是网剧或者是周播剧的话,它的结构方式上都会有所改变。这种网剧、周播剧可能更适合短一点的戏,不太适合这么长的戏。因为你十集讲完这个故事以后就会两三集内解决一个很大的事件,或者一件事情就揭开了,不会让你憋到十几集二十几集以后,再去解这个扣,这是一个问题。”

当然,末了略微思索一下后,孔笙也想到,这部剧可能会有重复看的,“看到最后会回过头来再去想想这个戏为什么是这样做。”

后记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播出以来,关于剧中演员的演技,群戏,开局慢热线索冗长等争议讨论较多,我们第一时间采访导演孔笙,意在用创作者本人的解读来回应大众。除此之外,我们还谈到了正午阳光的处境,以及孔笙本人之后的创作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导演孔笙作为影视创作者的专注态度以及与观众交流的坦诚度都让我们时刻感知,部分未选入正文的采访内容特做节录。

以下是访谈的部分摘选

关于剧本身

骨朵:(开局艰难)是因为年底剧多大家也在争,而且剧的质量都上来了?

孔笙:也正常,我们在拍1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在1的时候我在横店拍我还觉得挺自信的,我们的景比他们的景好,到了2的时候你发现他们的景都挺好。都舍得花钱,我们为什么最后又稍微简洁的方式呢,我们不和你去争了,因为你都是雕梁画栋,颜色都镶金镶银的,好漂亮的(笑)。网剧也好,电视剧也好,都很舍得花钱。

骨朵:这两年您能感觉到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家舍得花钱了,所以你觉得现在拼的是什么?

孔笙:当然还是故事了,内容和故事。画面都很好,你看那个《九州》画面都很好。

骨朵:《风起长林》讲了50多年后的事情,作为同一个朝代,服装、道具、礼仪就有很大的差别,这个仅仅是儒士和武将的区别考虑的吗?

孔笙:也不完全是,因为两年前或者差不多播出快三年了,也在变化。包括服装做一点变化,场景上做一点变化这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大家都在变,完全复制那个不行,那个时候其实也是受条件限制,1的时候也很想做,包括皇宫,我们当时想做得再好一点,那时候没有那么多钱去做,现在想改进一些。结果我们一改进看别人都比我们好,我们干脆往回收(笑)。

骨朵:在投资上《风起长林》比《琅琊榜》多了多少?

孔笙:差不多一倍。因为三年演员变化也不一样。人工,包括工作人员工资也都提升了,这是必然的。

骨朵:《琅琊榜》里文戏特别多,《风起长林》里则有大篇幅的战争戏。拍这种战争戏你特别擅长吗?利用的道具、人员,技术呈现会特别多?

孔笙:也不是特别擅长,谁都不愿意拍战争戏(笑)。太费事了,包括整个投入,很大的一块投入在武戏上,武戏的班子,当然负责武戏的导演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可是呈现太花钱了。千军万马,攻城,设备、装备。复杂极了。你看第一集光往下掉城墙他们用了三四个吊车往上吊都挺吓人的。

骨朵:你拍这么多场戏,哪一场是戏可能是拍的时间最久的?

孔笙:过两天第15集打段桐舟,几个人同时打段桐舟那场戏,那场戏拍了11天还是十几天。天天拍。后来他们开玩笑,说段桐舟是小树林的男一号。

骨朵:这场戏最终呈现了多长时间?

孔笙:那个打了有就十分钟,但是拍了11天。

骨朵:《风起长林》的后期有多久?跟《琅琊榜》比呢?

孔笙:时间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半年时间,因为前面拍四个月,后面就是四五个月都一样的。因为其实我们从关机,中间又补了很多镜头,包括一些下水的戏,那会儿太冷,不能下,六月份去补的戏,过完了以后,基本上就同时在做了,关键是这个战争戏多了,特效量大。

关于导演孔笙个人规划

骨朵:如果做完后期,你下一步的工作是不是马上开始了?

孔笙:一直在平行进行的。现在在做《大江大河》的剧本。

骨朵:之后还有项目吗?

孔笙:《大江大河》之后计划做一部纯网剧的,兰晓龙的剧本,叫《境外组》(暂名),写的是当下缉毒的故事。

骨朵:缉毒的这种故事,应该会节奏很快,剧情很强。

孔笙:对,它其实也是英雄主义,也是写大国梦,包括境外的一些事情。抓毒贩什么的,其实也是分一季一季走,比方说第一个可能就是以湄公河为基础,从湄公河把12集完成。剧本已经在写了,其实已经写完十集了,但是好像自己说要重来(笑)。

骨朵:也得等到把《大江大河》拍完了吧?

孔笙:《大江大河》是我和黄伟导演合作,后面的事情我会交给黄伟来做,因为《大江大河》还有第二部,本身三本书太长了,第二部就想让黄伟导演自己来做。黄伟导演也很好,也是摄影出身的。

骨朵:你预计在什么时候开始考虑刚才兰晓龙那个剧?

孔笙:有可能在明年的后半年。他写的人物很有意思,我看了前面那些集,非常有意思。

关于正午阳光

骨朵:有人说,融资之后,正午阳光的节奏加快了,量也上来了,会不会在《琅琊榜2》或者是《外科风云》之后,正午阳光可以走下神坛,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是不是希望能够走下神坛,不受这么多关注反而更好?

孔笙:我自己觉得本来就没在神坛上,所以不牵扯走下去的问题,这是别人给的,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我们更希望轻松地做我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实不想受到外界的影响,没有办法,有的时候,就和长林府一样的,老被人盯着(笑)。但是心放宽一些,有人说两句、骂两句都没事,我觉得也无所谓,这是很正常的。

骨朵:之前有段时间,有人说正午阳光黑别人?

孔笙:那肯定不会的,我们这一点原则还是有的。

骨朵:很多人还是说你们营销方面做得弱,对于项目的营销上,其实节奏各方面都会有一些问题,你们不太重视这一块儿?

孔笙:对,这一块儿我基本上不太管,有时候老侯(侯鸿亮)来了,见面说两句。

骨朵:正午阳光融资之后,是不是压力挺大的?包括侯鸿亮和你们创作者本人。

孔笙:还好,因为我们之前储备的项目还是多的,大家就按部就班往下走,每年只要有这么一两个好的项目,还是没有太多压力,但是你会知道不会永远这样下去,这是很自然的,我们也经常说,反正早晚也有一天,在我们戏卖不出去的时候(笑),肯定会有这样的时候。所以你不要现在很高兴,我觉得没有必要,就是按照我们的水准往下做,大家提高,我们也在慢慢提高,只是竞争比原来厉害了,大家都在舍得花钱了,都愿意把这个事当成事了,这样就好了。

骨朵:艺人经纪业务被切割了以后是不是轻松很多?

孔笙:对。我觉得这个想法挺好,对演员本身也好。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