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2018年大IP作品接二连三遭遇播出困境 8亿投资生变反映行业晴雨表

1月3日,据自媒体账号“秦始皇帝”爆料,有2位坐标帝都的秦粉妹子,一整天冒着寒风辗转多处,终于找到了审核此剧的相关负责人,并当面递交了七千余字的举报信,痛陈这部剧的N大罪状。

秦粉们手撕《巴清传》,让原本已艰难定档的这部开年大戏未能如期开播,结果再生变数。

1月3日,据自媒体账号“秦始皇帝”爆料,有2位坐标帝都的秦粉妹子,一整天冒着寒风辗转多处,终于找到了审核此剧的相关负责人,并当面递交了七千余字的举报信,痛陈这部剧的N大罪状。

一曰崇洋,因为服饰、建筑有日本“和风”;

二曰错位,不顾历史事实,将年龄差距巨大的秦始皇和女主强行配对;

三曰抹黑,把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形容为精虫上脑的强奸犯;

四曰黄暴,剧中有大量囚禁受刑强奸画面,传播不良价值观;

举报信末尾写到:希望广电可以尽早下令禁播以《巴清传》(又名《赢天下》)为首的一系列扭曲污蔑伟大历史人物、破坏中华民族感情的电视剧。

在《娱评》看来,举报信的这种提交方式本身就极富戏剧性,颇有过去文人义士为民请命、递交万言书的意味,因此被广大社交媒体迅速跟进并发酵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通过一个时长仅1分26秒的片花,是否就可以将这部剧定性为“扭曲污蔑伟大历史人物、破坏中华民族感”,仍然有待商榷;对于秦始皇的评说和看法,也不必要一味将其推向“神坛”。但《娱评》也坚信一点,作为一部电视剧,既然使用了历史上“秦始皇”等真实人物的名字,那么无论是否算历史正剧,都至少要做到关键史实不歪曲;而且不能在去掉剧中人物名称后,发现剧情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历史“空壳”剧,包裹的或言情、或宫斗,总之就是不带半点史料,那么为什么还要使用人家的名字呢?

《巴清传》是否真的极度歪曲历史应该被禁播,我们不好判断,毕竟没看过内容没有发言权;该剧的突然调档是否就一定与秦粉递交举报信有直接关联,也不好说。据蓝鲸财经向公号《秦始皇帝》求证后对方答复称:截止目前,尚未收到剧作方与广电有关部门的明确回复。

但吃瓜群众看到的结果是,原本定于1月12日在江苏、东方卫视播出的《巴清传》,已经被靳东主演的《恋爱先生》替补。应该说,即便举报信不是导致剧集被紧急叫停的直接原因,也是催化剂之一。

此外,《如懿传》相比《巴清传》同样命运多舛。去年就已杀青,原本预计在2017年底强势登陆的跨年大剧,到今天据说仍未过审,而且已经是第三次不过审了。

2018年这种大IP作品接二连三遭遇播出困境,而且都聚焦在大型古装剧身上,这绝对不是偶然因素。

就在2017年12月中旬,有网友发布了一条关于“2018年电影电视剧新的风向标”的博文,

透露了2018年电视剧行业的最新动向,称2018年将迎来史上最严“限古令”,现在看来该文章绝非空穴来风。

文章称: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大力扶植现实题材电影电视剧,现实题材电视剧可以提前过审,提前备案,国家广电总局也会资金鼓励;

史上最严限古令2018年颁布,严禁戏说胡编乱改历史的古装宫斗剧一线卫视播出,目前估计要过审只能大量修改了,鼓励历史正剧的创作和扶植;

严禁恶俗青春偶像电视剧的传播,此类题材加强审批,备案上会有限制数量,各一线卫视青春偶像剧播放量不得超过自己所播所有电视剧的10%,古装剧黄金档限额由15%改为19%,各卫视增加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电视剧播出,至少1到2部;

严禁收视率造假,严禁注水电视剧;

大力扶植现实题材作品、扶植历史正剧创作,一直是广电总局大力倡导的。

在2013年,广电总局就曾经对电视剧播出总量、范围、题材、时机、时段等做出过限定,鼓励现实题材,要求其黄金时段播出集数的比例需要达到总集数的50%以上;古装题材每月和年度播出的总集数都不得超过总数的15%,原则上两部古装剧不能接档播出。

2015年,新出台的《电视剧管理规定》,再次强调了所有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每月以及年度播出古装剧总集数,不得超过当月和当年黄金时段所有播出剧目总集数的15%,也就是行业俗称的“限古令”。按此比例,各家卫视黄金档每年最多只能“消化”110集古装剧。

尽管如此,由于《甄嬛传》成功带来的行业标杆效应,以及《武媚娘传奇》《陆贞传奇》等古装剧的热播,使得近两年古装剧、尤其是大女主戏始终持续走红。同时随着竞争加剧和资本的蜂拥而至,大IP+大明星+大制作的操作路径,似乎已经成为剧集投资的回收保障,只有是自带话题、流量的大型热门项目,才能更大程度地依托行业追抢而将投资风险降至最低。

因此2016年最为明显,行业整体分布呈现哑铃形状,要么是大投资、大制作的头部内容赚取天价版权;要么是极低成本的抗日神剧容易赚到二三线卫视的钱,反而是处于中间位置的腰部内容地位最尴尬,播出渠道两边不靠,因此最易面临投资失败风险。

直至2018年,《巴清传》《如懿传》的播出档期遥遥无望,给行业敲响了警钟!这些大投资的头部内容,也可能会遭遇退片风险,而且一旦面对如此囧境,收回投资的目标就会基本落空。

这两部超长大剧,《巴清传》76集,《如懿传》90集,合计投资已经达到8亿元,而最受其拖累的,显然是其剧作方唐德影视和新丽传媒。

2017年6月,正值新丽传媒第三次冲击IPO的关键期,其押宝的“王牌项目”《妖猫传》《如懿传》都下了血本投资,然而目前来看,两部作品均未取得理想成绩。曾经创下行业新高的《如懿传》,其仅网络版权售价就号称单集达到900万元、总售价达到8.1亿元,现在看来却是前路渺茫。

而且不得不说,剧集也是有“保质期”的,一部作品体现在服化道、明星人气、题材新鲜程度等方面,可能符合制作时的大众审美,但是在捂上个2-3年后,其关注度和话题热度必然会直线下跌,由此必然也会带来身价的下跌。

而唐德影视同样会受到《巴清传》延播的影响。就在《中国好声音》版权官司未赢之际,唐德影视急需《巴清传》的营收提振全年业绩。

据此前唐德影视发布的公告显示,原本该公司可在《巴清传》上获得9.55亿元的版权收益,分别为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各2.325亿(合计4.65亿),优酷(天猫技术有限公司)4.9亿元。

《巴清传》的总投资额度更高,将近5亿元,此前播出之路也是坎坷不断。从《赢天下》改名到《中国女首富》,又改名到《巴清传》,经过多次内容删改通过了审查已经定档,目前又面临如此境况。如果仅仅只是延播还好说,但如果真的不能在卫视平台播出,那么巨大的前期投入想收回成本就是极其困难了。

因此,以上种种迹象显示,随着市场政策的监管进一步趋严,行业所传的2018最严限古令来袭,以后的古装剧“戏说”之风肯定会受到刹止。再大的IP和头部内容,也都不再是投资获益的保障。电视剧的投资,必须创作要用心、走心,同时还要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才可能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