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中国电影发行行业正在暗流涌动

中国电影市场有上百家电影发行公司,耳熟能详的也有二三十家,然而在排名前20(中国电影发行公司TOP100权力榜出炉:光线、华谊、影联稳居前三!)的电影发行公司里,也有近三分之一并不在二三线城市设驻地职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发行圈内部人士透露,一些中大规模的发行公司在纷纷进行人员优化:

一方面,乐视影业在全国范围对落地发行人员进行了调整、五洲停止招募计划,在去年更是传出过会大规模调整的消息、恒业裁掉了西北四省、贵州、广西、海南的驻地人员;

另一方面,腾讯收购了天天尚影、做三四线城市或部分区域发行的小规模发行公司又是雨后春笋。

中国电影行业在创造一个个新的纪录的背后,发行行业正在暗流涌动。

中国电影市场有上百家电影发行公司,耳熟能详的也有二三十家,然而在排名前20(中国电影发行公司TOP100权力榜出炉:光线、华谊、影联稳居前三!)的电影发行公司里,也有近三分之一并不在二三线城市设驻地职位。

与前几年,所有影视综合公司都开设发行部门,设立一线到五线300人规模的驻地团队的红火比起来,一切都开始变得冷静。

为什么发行公司大规模进行人员优化?

经了解发现,行业稍大的发行公司每年有6-10个大大小小的项目;但出于便于管理和节省人力成本的角度,多不在二三线城市设置驻地,它们更偏向于拉长项目期,由一个人出差完成多个城市的发行沟通。

“像我们这种来出差的,在一个城市都待不了几天,有项目才会出现,不像驻地平时也能跟影城搞好关系,沟通排片其实是比较难的。”一位经常出差的发行人员如是说。

既然一线员工有这样的反馈,为何多数公司不仅不在三线城市设置驻地岗位,反而撤销原本在三线城市有编制的岗位呢?

“市场份额比较小,有无驻地人员影响不大。”、“难道没有驻地,影院就排片了么?”

TIM截图20180408093844

TIM截图20180408093902

上表为近三年“省年票房市场份额”不超过2%的省会城市名单。在数据排名上,三线省会城市均未超过二线;除内蒙古和贵州之外的其他三线省会城市市场份额均不超过1%。

在这数量不足十的省会城市中,多数发行公司都改用出差代替驻地。

首先,从宣发层面上讲,目前大部分电影公司都将宣传营销业务外包至专业营销公司,自有的营销部作为大甲方,更多的是提要求而发行团队则偏重执行——检查宣传物料与沟通排片。

其次,普遍存在的“二八定律”也存在于电影市场中。

为了统一管理和节省沟通成本,多数大影管、大院线都转向总对总沟通模式,它们旗下的影城也是大多数城市的票房贡献主力。发行人员在对接这些影城时,更多的是监督合作执行情况。只有对接自主排片影城时,有一定的合作可能性。

不可否认,检查宣传物料的工作其实很有必要,每周都要上映那么多新片,影城工作人员也会避重就轻地选择性摆放宣传物料,那么小规模发行公司的小项目可能就得不到应有的宣传;

然而,如果在总对总的合作中增加影院方负责检查物料宣传并拍照反馈的话,那发行人员连监督的活都省掉了。(还要现在这样财大气粗的发行公司不多,不然真的要全面失业了,或者工资大减。)

尽管有人会说,那需要口碑来争取排片空间的影片会举行提前看片的活动,总得需要人来处理吧?没错,申请密钥、人员招募、接待等细节确实需要人来处理,但影院会提供一定的协助,且如果不是同时全国一起看的话,可以一天一城轮流进行。

哪怕是影片上映前后的地推活动,一个城市一个人也无法完成,基本都是请兼职,不管是否为驻地,作用也是前期招人、后期监督。

这样看,似乎真的没有驻地存在的必要。

再次,在以票房最大化为前提下,怎样从有限的总排片空间中获取更多单影片排片空间,还是要看观众的需求。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发行人员的告知性沟通显得多余;想要进行有效性沟通,影片的好坏至关重要;如果自主排片影城数量又少且票房贡献又小的话,不管是什么样的沟通,都显得多余。

按照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状况,必定会减少驻地发行人员的数量,那么这些被优化的电影一线从业人员又去了哪里?

离职的发行人员去了哪?影院、新的发行公司、第三方

“不做发行之后去做什么呢?”这个问题在很多发行人员心里都出现过。

毕竟发行这个岗位并不能成为一生的职业,特别是在三线城市里。就算升职做区域,通常都是从一线城市或准一线城市中进行提拔,那生活在三线城市的发行人员又会怎么选择呢?

在大部分的三线省会城市里,电影行业的相关工作无非三个选择——影院、发行、第三方。

据不完全统计,在离开原公司发行岗位后,选择回流影城、换其它发行公司、离开电影行业这三个方向的人较多。

想要继续留在电影行业也得看该城市的电影行业生存环境是否良好。

新开业影城少、速度慢,没有相关职位可以提供,也无法回流影城;撤掉驻地职位或在原员工离职后不再招新人,也无法更换发行公司。

所以很多人也只能被迫转行——微商(自有惯了)、市场推广职能的工作等。好点的,也许家里能找关系或因为跟媒体相处融洽,指不定也能成功转型做媒体。

还有一部分呢,就渐渐消失在大家的视野里了。离开电影行业,之前积攒的大部分资源和人脉都无法再次利用。

中国电影发行行业的未来在哪?

2015年第三方票补着实让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得到量的极大提升。2016年和2017年的春节档,史上罕见的票补力度,砸出了多个历史记录。

但在2018年的春节档,一份“线上票价不得低于19.9元”的通知,让有项目的电影公司纷纷将票补费用转投营销方向。

怎样在上映首日获得更多排片支持和票房?怎样让影院相信该影片上座会高于其他影片?怎样让观众掏钱看该电影?这本就是宣发团队的目的,但在没有低票价引诱的前提下,“拼营销”成为各影业公司的唯一手段。

追求票房成绩,这不仅是影院的目标,也是电影公司的目标。高排片低上座,没有任何意义。

怎样将观众引流至影城购票看电影,成为各影业公司工作的唯一目标,要达成该目标,首先要引起观众的注意,然后提起他们的兴趣,并且产生想看的欲望,最后掏钱买电影票。

一个完整的营销模式,所以发行一定会向营销方向转型,毕竟尊重市场规律才能得到市场的回馈。

如果排片、上座“拼营销”,那么线下发行人员的JD又该怎样描述呢?——“监察合作方的执行情况”?

这样的话,需要的发行人员便更少了,出差停留的时间也可以再缩短,甚至坚持的“检察人员”不是应该可以更节省成本么?(酒店、机票、差旅不贴全部都省了。)

所以,如果可以根据总体的营销策略在当地选择性地进行“整合营销”,毕竟不是所有的国际/全国连锁品牌再每一个城市都有门店。

作为主体营销策略的辅助,不仅能够找到更适应当地市场的营销策略,也能做到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将转换率提高、吸引更多的观众购票观影,不是比三天两头跑影城光聊天的效果更好么?

总结

发行岗位对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特别对于三、四、五线自主排片的影城而言极为重要!从业人员不专业、无超前看片会、没时间进行信息分析……各种类似因素加起来,导致多数影片得不到合理的“市场地位”。

如果不是发行人员一家一家影城亲自摆放宣传物料,大部分宣传物料的命运便是生产出来后,来一次快递旅行,然后进驻垃圾站。

如果不是发行人员一家一家影城进行沟通,很多影片可能连一日游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死在硬盘里。

毕竟发行存在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给小片给予“足够的关爱”,什么时候见过好莱坞大片需要发行人员每个城市每个影城地沟通了?

然而也因为小体量的影片本身不会产出多大票房,三、四、五线城市的票房产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减少驻地的人力成本也在情理之中。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