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上海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主席姜文:忠实自己和生活 不要伪造感受

“我就担心我变得太新,新没什么价值,好才有价值。”

大概是因为昨晚开幕式上说的太多,17日上午举行的金爵奖评委见面会上,姜文一改昨日的侃侃而谈,不论是主持或记者提问他都是惜字如金,将更多的发言机会和时间留给了其他评委。

金爵奖评委主席姜文

金爵奖评委主席姜文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16日晚正式开幕,在开幕式上金爵奖评委主席姜文发表了一番近十分钟的演讲,风格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姜文式霸气外露,“第五次来上影节,就变成了主席,说明量变到质变是有可能发生的。”“1995当时上海电影节有很多困难,所谓的困难就是缺钱,我就帮他们找了点钱。”

大概是因为昨晚开幕式上说的太多,17日上午举行的金爵奖评委见面会上,姜文一改昨日的侃侃而谈,不论是主持或记者提问他都是惜字如金,将更多的发言机会和时间留给了其他评委。

当然姜文还是再次表达自己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渊源,尤其是早年自己在上海拍摄《芙蓉镇》时上海给他留下的印象:“作为一个北方人更加喜欢上海这座城市的务实和高效”,他也表示期待在本次电影节上能够和新朋友老朋友产生新的思想碰撞。

姜文 摄影:匡达

在公众眼中的姜文总是充满了霸气与幽默,不过对于媒体来说,采访姜文多数时候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金爵评委见面会后,姜文一改在见面会现场那种随意的态度,严肃且认真的回答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只是刚开始姜文似乎还是有些答非所问,当被问到金爵奖最佳影片应该拥有怎样的特质时,他却表示选片其实是组委会的工作,“评片子的人不选片,选片的人不评片。”好在之前的评委见面会,他已经非常精炼提出了自己的评奖标准,他最看重还是电影的原创性,如果原创性不高那么就一定要将非原创部分做到最好。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单元中,专门设置谢晋导演作品回顾展,以此来向这位中国电影的先驱与大师致敬。在昨晚的开幕式上,姜文也在演讲中致敬了已故的谢晋导演,他更是直接表示这是中国真正“伟大的导演”。姜文说自己与谢晋导演的交集从大学二年级开始,之后受邀参演《芙蓉镇》让他在上海工作了一年半,见识了上海电影人的工作态度,至今印象深刻。

姜文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

因为姜文担任金爵奖评委主席,今年电影节也安排不少他的导演作品进行展映,其中于他三十岁那年拍摄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无疑是姜文导演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不过谈到对于过去岁月的印象,姜文表示自己没那么怀念,对未来却充满好奇,他觉得未来还有很多值得去了解的东西,来不及太多的怀念。

同时他也觉得自己现在拍的作品比过去更好:“因为我也在长大,可能现在根本没有兴趣拍《阳光灿烂的日子》,50多岁的人装成20、30多岁,我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我就没那感觉了。我得拍我现在能拍的东西,我觉得这样才有价值。比如说我看黑泽明的电影或者库布里克的电影,有意思的就是你能看见他们年轻的时候是这么拍的,成长之后是这么拍的,能看见一个人的生命的历程,这个有价值。”

除了作为金爵奖评委主席,这一次来到上海电影节,姜文的另一个身份自然是新作《邪不压正》的导演兼主演,尽管在采访中还没人提到他的新作,但谈到当下更关注的话题时,姜文倒是很自然的将《邪不压正》引了出来:“就在这个电影里了,我觉得这个电影的确比我用嘴回答更精彩,我所关注的东西。也就说你要忠实自己,忠实生活,不要老去伪造你的感受。”

姜文 摄影:匡达

今年的金爵奖评委团队中,姜文担任主席,张震也是评委之一,这样的评委组合其实早在三年前的西宁FIRST电影节上就已经出现过。姜文也从不吝于给予青年导演支持,他的新作《邪不压正》便有从FIRST电影脱颖而出的青年导演李非参与编剧。

提及FIRST电影节,姜文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电影节,他也聊到了自己给过青年导演们的建议:“我说青年或者年轻固然好,这绝对不是资本。很多人都从年轻稀里糊涂过去了,我也从年轻过来,但我知道你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没做什么,那就过去了。我上来跟他们年轻导演谈过,关键要态度,有你自己的态度,哪怕这个态度是错的,你要没有自己的态度,拿一个公众态度或者学另外一个年轻导演的态度,其实最后这也是浪费。”

姜文与张震在支持青年导演这件事上虽然有着一致的行动,但对于张震在评委见面会提到他自己的电影语言有些老了,还想接受一些新资讯这件事,姜文明显还是有着不同的看法:“我就担心我变得太新,新没什么价值,好才有价值。我不觉得电影存在一个特殊的语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内容。我一直认为那是伪命题,电影有什么语言?拿着机器拍东西,还得是看你内容怎么样,你对人生,对人世间的态度怎么样。”

姜文 摄影:匡达

尽管没有像詹姆斯·卡梅隆和李安那般执迷于将电影技术大步向前推进,但姜文在使用新技术上却并不手软,他上一部饱受非议的作品《一步之遥》便是亚洲地区首部采用IMAX 3D实拍的电影。面对如今电影技术的突飞猛进,姜文表示技术当然重要,但技术还是为艺术服务的,当然有些技术已经算内容本身了,但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是最主要的。

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国内唯一的A类电影节,自然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扩大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而姜文不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鬼子来了》都为他赢得大量的国际声誉,谈到中国电影未来应该如何走向国际,姜文认为首先应该分清到底是怎么走出去的:“有的确实是通过电影途径走出去的,有的是通过别的途径走出去,有的就不是真的走出去,实际上还是在自家里边,只是自家人跑那去看了一眼。比如说华人区之类的。”

而姜文认为实际上应该认识到中国的普通人走出去的更多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存在感更强了,这跟中国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大家可以全球转,这个时候当然也就把中国电影带到更多的地方去,但有没有带到更高的地方,那是另外一回事。最后他还以自己今年当上电影节评委主席为例:”我自己在电影节是‘从量到质的变化’,我认为中国电影也是在这么一个过程中,量肯定是走出去的多了,但不等于质更高了。”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