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无名之辈》到《药神》,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有妙招?

在《我不是药神》金马凯旋、《无名之辈》口碑逆袭之际,麻辣鱼走进坐落于将台西路的北京文化总部,独家专访一直隐匿幕后的这家公司的掌舵人宋歌,试图揭秘这家公司屡屡制造爆款的逻辑与法则。

今年的北京文化,依然在传袭“爆款制造机”的美名。

从去年冠绝华语片的《战狼2》,到今夏暑期档的《我不是药神》,再到冬日暖阳里的《无名之辈》,一个个中青代导演,背景来头虽不算大,但在影坛搅起的声浪,可着实不小。

尤其是在刚刚落幕的第55届金马奖上,一度获得7项提名的《我不是药神》,最终斩获三项大奖,除最佳原著剧本外,主演徐峥首次提名即封帝,文牧野也凭此片摘得最佳新导演奖。

从起初的不被看好,到上映后的一点就爆,这些影片总是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其背后人们也总能发现北京文化的影子。人们也不禁在问,对这些璞玉,北京文化为何总能将其“挖掘”出来?其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点金”秘籍?

在《我不是药神》金马凯旋、《无名之辈》口碑逆袭之际,走进坐落于将台西路的北京文化总部,独家专访一直隐匿幕后的这家公司的掌舵人宋歌,试图揭秘这家公司屡屡制造爆款的逻辑与法则。

宋歌 北京文化董事长

“无名之辈”与“药神”的共同特质

继“史上最强暑期档”里的现象级爆款《我不是药神》后,北京文化参与出品并主控宣发的《无名之辈》一路逆袭,口碑票房再次双收,成为国产电影的又一黑马。

截止11月23日发稿,上映4月有余的《我不是药神》,豆瓣评分牢牢锁定9.0,参评人数超过81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超过10万人参评的9分以上国产电影,此前仅有7部,距离最近的是16年前的港片《无间道》。票房方面,《药神》以近31亿元的成绩,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三,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五。

11月16日上映的《无名之辈》,豆瓣评分8.3,猫眼、淘票票评分双双过9,被赞“事关尊严的狂想曲”、“今年最佳国产喜剧”。上映第5天该片票房破亿,上映第6天逆袭《毒液》并连续两天成为日票房冠军,截止发稿票房1.78亿,而猫眼专业版预测其票房或达6.57亿,韩寒也为其打call,称“十亿都不过分”。

无论《我不是药神》,还是《无名之辈》,带给人们的惊喜,其实都来自于他们带给观众的那份现实中的感动,真真切切地戳中了观众的泪腺,这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故事“击中了我们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就像《我不是药神》里那句振聋发聩的发问:“你敢保证你一辈子不得病?”

演员万茜曾赞道,“无名之辈,亦有华彩。”也正如有评论所称,在某种层面上讲,《我不是药神》比《战狼2》更具民生意义,“药神为中国电影人找回了尊严”。

这些感动与赞誉,到底因何而来?宋歌认为,电影就是用镜头语言讲述生活中的故事,所以“故事本身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它的表现形式”。

至于“什么样的故事更能打动观众,我一直在分析和研究”。宋歌坦承,题材是根本,主要还是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只有老百姓日常关注的,才能够让他们更有代入感和共鸣感,才更能打动他们的内心,而这些东西也正是电影最应该拍的”。

韦菁(饰演患白血病老奶奶)的这句台词让无数观众泪奔

“《我不是药神》也好,《无名之辈》也好,都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的体现,观众在里面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大家特别爱看。”宋歌也不讳言,类似的内容“完全可以复制,因为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太多了,能够打动人的东西也太多了”,“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带着各自不同的问题在前行,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喜怒哀乐”。

宋歌同时表示,通过《战狼2》、《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片子感动社会,让老百姓更多的去思考社会的现实问题,让大家体会到温暖的感觉,让人心更加积极向上,这是一个电影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当然所谓复制,并非简单复刻,也要“尝试创新”。在宋歌看来,题材立住之后,结构语言、拍摄手法、表现形式等创新点其实有很多,“一般是由导演自己把握,但每个导演的性格特点不一样,状态也会有所不同”,“我们的职责就是帮助导演,保证他们各种尝试的成功”。

恪守独有选片标准,不刻意追求爆款

北京文化的前身,其实是一家做旅游的公司。

2013年起,该公司正式进军影视文化产业,并实现更名。2013年至今,北京文化每年都会参与出品或发行至少一部爆款或有口皆碑的电影,比如2013年的《同桌的你》,2014年的《心花路放》,2015年的《解救吾先生》、《师父》,2016年的《我不是潘金莲》,2017年的《战狼2》、《不成问题的问题》、《芳华》,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

“我们并没有刻意追求爆款,只是有一套自己的选片标准。”虽然北京文化成立的“年头很短”,但宋歌将公司每年都有“中”的原因首先归结于人,“实际上我们在行业内都是干了十几二十年的老电影人”。

作为北京文化转型之路上最为关键的灵魂人物,宋歌早在2005年就已在影视圈开始打拼。但时至今日,他依然保持着自己亲自看剧本的习惯,因为从剧本就能看出一部戏的好坏,“扎实的剧本,我能一气呵成看完,还得再看个三到五遍,不好的剧本,看十页八页,就扔一边去了。”

宋歌介绍说,他在看剧本时主要关注两点,首先题材是不是老百姓想看的,其次整个结构、语言、逻辑是不是打动人。在他看来,这两点是能从剧本中看出来的,而且看的清清楚楚,这也是保证一个剧本能不能产生共鸣和共情的基础。

除了凭借独到眼光和多年经验构建起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宋歌也掌握着丰富的人脉,且擅于优质资源整合。“导演是创作的源泉,我们跟很多有才华的导演,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宋歌解释说,这种才华体现在对整个项目、题材、剧本、拍摄的把控,以及后期宣传的配合等各个方面。

从某种程度上讲,影视行业也是个江湖,“大家心里面有本账,谁有才华、谁善于打交道、谁适合干什么,心里都很清楚”。宋歌说,“这个圈子其实很小,而我们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的时间比较长,能够参与到一个项目开发、制作、宣传、发行的各个阶段。”

宋歌在《战狼2》中客串“樊大使”,算是本色出演

“我们之所以每年都有不错的片子能够推向市场,是靠这一系列因素的综合效应,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电影公司应该做的事儿,也没什么稀奇的。”但宋歌也郑重称,从创作走向市场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失误”,对于导演、演员、制片、剪辑、宣传、发行等各环节都要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并务求尽善尽美,才能保证每一部作品的成功率向100%靠拢。

针对电影从开发到制作到宣传到发行的各个环节,北京文化组建有一支非常专业化的团队,“都是亲自主导来做这个事”,“他们战斗在中国的各个城市,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宋歌与团队也有分工,“比如我是在前期的题材选择、导演选择、演员选择、投资选择上发挥更多作用,我们的团队则是在合同签订、制作把关、后期制作和宣发上,起了更多的作用”。

随着观众审美趣味的多元与提升,北京文化在题材的选择上,并没有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宋歌表示,各个题材现在都有尝试,比如吴京的战争系列,丁晟的警匪系列,宁浩的黑色幽默系列,文牧野的现实主义题材,乌尔善的魔幻系列等等,但“前提是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握住,才敢下手拍”。

不过,老虎打盹、马失前蹄也是有的,对此宋歌并不讳言。“我们也有失手的时候,有些学费是要交的,但是总体来讲失败的不多。”他同时表示:“我觉得失手挺好,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对未来的极致把握。”

但是像《不成问题的问题》这样的影片,“我们就想支持艺术片导演,当时就是奔着赔钱去的,明知道要赔,我们仍然尽最大努力做它,赔了也认账,赔完之后,将来有新的合作,继续再给公司挣呗”。话锋一转,宋歌接着说道:“大部分状态下,还得投资又赚钱,又有艺术价值的电影。谁也不能说《我不是药神》没有艺术价值,你说是不是?”

《封神三部曲》连拍,中国影史首次

与宋歌此前操盘的项目不同,《封神三部曲》应该算是北京文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项目。而就国产影片的工业化巨制而言,同样颇受期待,亦是一大挑战。

从制宣发的流程来看,如果说北京文化之前的项目只是集中在出品与宣发两头的话,这部由北京文化董事副总裁杜扬亲任制片人的《封神三部曲》,或许算是北京文化进军制作领域纳出的“投名状”,在彰显自己决心的同时,其寓意,其“野心”,也引发业内无限遐想。

“《封神三部曲》这个戏,我们确实筹备了特别长的时间,从准备到上映结束,周期长达9年,当然不见得筹备时间长就一定好,但真不是仓促上马的。”据宋歌介绍,从2013年谈到这个项目,2014年开始写剧本,一直到2018年,整整准备了5年,请了多位顶级编剧参与剧本创作。

如何才能将一个中国传统的故事内核,用最现代的电影语言表现出来?九年时间,一个题材,导演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宋歌看来,乌尔善是不二人选,因为“他能够耐的住性子去磨这么一个片子,这种片子是需要匠人精神,去一点点儿抠一点点儿磨的”。

此外,他拍了《画皮2》和《寻龙诀》,在电影美学上有自己的尝试,“美学在电影里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现在的电影很少讲美学了。”宋歌认为,《封神三部曲》作为中国神话的起源,涉及中国神话体系的建立,这里面需要有美学的基因,而这正是乌尔善的专长。

至于演员的选择,宋歌表示会从老中青三条线来配置,由老艺术家和知名实力派演员来带领年轻演员,共同完成这部英雄神话史诗。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轻的演员是从全球14000个档案里挑选了1200人,经导演挨个面试,又选出几十个人,培训一年后,最终选定了一批优秀的年轻演员来担任剧中的主要角色”。

整个剧组成员更是多达2500人,由《指环王》三部曲的制片人巴里·M·奥斯本担纲制作顾问,整个片子采用的管理模式,都是借鉴自美国好莱坞式的成熟工业化体系。

“这2500人怎么管,怎么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拍这个三部曲,都是由他提供整个拍摄计划,管理拍摄周期。”宋歌表示,每个部门怎么管,怎么交叉,怎么工作,怎么休息,其实都有一套精细化的管理流程,也都有极高的要求,这就是电影工业化的制作过程。

宋歌与乌尔善

在电影工业化的道路上,国内同行其实一直在探索,但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问题的密集交织中,多数“先驱”变成了“先烈”。

如何避免东方故事一味照搬“好莱坞模式”,造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窘境,北京文化似乎志在必得,宋歌也是饱含信心,“我们希望用最好的电影镜头语言,呈现出一个具有划时代、工业化特质的电影。”

“当今影坛三部曲连拍的电影,除了《指环王》和《霍比特人》,《封神三部曲》是全球第三个,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宋歌表示,“我们通过跟国外团队合作,培养本土制片团队,一起来走这条工业化的路,也希望剧组这2500人,能给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留下一拨人才”。

《封神三部曲》能否被打造成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英雄神话史诗,我们拭目以待。

拍电影赚钱的公司,国内不超过十个

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在经历了热火朝天的春节档和暑期档后,非但没有迎来“金九银十”,反而迎来当头一棒,“直接入冬”。

10月4日,2018年度电影总票房突破500亿,用时277天,比2017年提前47天,并已超越2016年全年票房,创中国影史上票房破500亿最快纪录。但在国庆档最终以19亿收官后,截止10月底,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25亿。

对于此前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电影票房翻着翻的上涨,在宋歌看来,这其实是在“补课”,“美国早就到了100亿美元左右的票房水平,中国也应该有这个票仓,虽然消费水平比美国低,但人口多啊”。

至于为什么一直迟迟不到,宋歌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院线没有那么普及,二是老百姓的观影水平和观影习惯没跟上。

对于国庆档期间突如其来的一瓢冷水,宋歌表示,与此前的飞速“补课”不同,未来国内电影票房将持续保持稳步增长或者缓慢增长。而从制作层面来看,也是讲周期的,有大年,有小年,有时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他以好莱坞同行的经验警示说,“他们最怕的不是某一个公司没有好片子,而是怕所有的公司一个好片子都没有。一旦这样,观众就不会来看电影了,电影也就要没落了。”

对于今年以来甚嚣尘上的“影视寒冬论”,宋歌认为,首当其冲是税务问题,但“影视行业发展这么几年,到现在做一个梳理,及早弄清楚,整明白,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没有什么毛病”。

再有就是社会关注度问题,“凡事在市场上无非名和利两个事儿,要么图名,要么图利。”在宋歌看来,影视行业其实是一个很小的行业,只不过名比较大光环比较大,利则“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大”,“国内真正拍电影赚钱的公司,不超过十个,一年能挣几个亿的公司更是没几家,比房地产公司、互联网公司差太远了。”

宋歌以国产电影票房榜冠军《战狼2》为例解释说:“全国一亿五千万人次看过《战狼2》,你想影响力有多大。国贸再有名,也不能有一亿五千万人到这儿参观吧,但《战狼2》才挣多少钱呢,跟人家楼座比,可能也就是一层的事儿。”

无论票房遇冷,还是行业遇冷,宋歌认为其实都是一种“自然调整”。他呼吁同行,越是在影视行业不景气,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片子的时候,作为主流影视公司越要抓紧创作,并且精益求精坚持拍好戏,共同撑住电影市场。

“潮水退去,热钱减少,就剩下专业投资机构了,那就得真刀真枪,投了资就得赚钱,如果真赔了,那你也得撑住。”宋歌表示,越是专业公司,越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那么乱,希望广大观众更加宽容一些,也希望影视同行为观众呈现更多好的作品。

越专业,越纯粹,越喜欢,越珍惜。于宋歌而言,仅此而已。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