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当我们海阔天空》:有青春有热血,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白皮书

2012年上映的《那些年》掀起了青春片的热潮,至今过去七年多的时间,影视作品多到数不胜数,然而多为展现校园生活和青涩恋情,深入展现大学生就业、创业,以及在整个过程中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的作品,很难找到一部。

2012年上映的《那些年》掀起了青春片的热潮,至今过去七年多的时间,影视作品多到数不胜数,然而多为展现校园生活和青涩恋情,深入展现大学生就业、创业,以及在整个过程中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的作品,很难找到一部。《当我们海阔天空》的出现,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当然,有好角度和好方向,不等于是好电影,最多也就吸引我买票去影院观看,不过看过之后,发现电影比我预想的要精彩的多。

《当我们海阔天空》有一点特别吸引人,那就是剧本来自于近年发生、完全真实,并且很容易复制的草根学生创业的故事。当然,这是一把双刃剑,拍好了是一个很好的卖点,拍不好则容易打脸。幸好电影拍的非常成功。

由于是取材于真实故事,所以电影从剧情到人物都非常接地气,也非常真实。于是,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就好像是在看身边发生的故事,从一开始就被剧情给带进去了,感受角色们的喜怒哀乐,随着跌宕起伏的剧情,有绝望、有困惑、有兴奋。

电影中几个“雄华大学”的学生,参加了名为“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凌云、李想等机位同学,竟然通过这个跳板,组成了“天之庚团队”,从卖莲子开始,开启了电子商务搭载农业生态产品的创新性营销,最终不但能创业成功,还通过创新模式帮助更多人实现了财富大增的梦想。

编剧和导演用各种各样的挫折来充实这个创业历程,使得整个故事和人物都变得有血有肉,同时也很热血。在这里先从校园说起。时至今日,上大学到底学什么,依然是困惑很多学子的问题,因为很多人发现,上了这么多年学,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毕业后通常都用不到。这个也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在电影里找到了答案,其实大学除了文化知识,还教会你学习的方法,给你一个平台,让你找到目标和人生方向,并且帮你修正你的方向,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大学是培养人,在学生心中种下善的种子。而这颗种子,在以凌云为首的团队创业过程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电影也对大学校园生活有很真实的展现,主人公们在校园里玩乐、恋爱、没有目标之前不务正业,这种对现实的精准投射其实让人很感慨,回想自己大学生活,其实和他们一样,如果当时有这么一个“互联网+”创业大赛,会不会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另外一点就是创业,在互联网大潮下,创业成了很热门的词汇,加上有很多风投、热钱进来,让很多人变得浮躁,有一个创意,做一个PPT就开始融资,而多数都是把钱烧完之后就黯然离场。

那么《当我们海阔天空》展现的是怎样的创业历程呢?用四个字形容就是“举步维艰”,这里面没有添油加醋、胡编乱造,而是基于现实,展现了互联网创业中很容易碰到的问题,比如资金匮乏,员工的心马上散了,看着和自己打拼的员工一个接一个的离开,那种失落、绝望的心情快要迸出银幕;还有激烈的商战,各种突发情况,让几个缺乏创业经验的年轻人措手不及,加上黑恶势力的阻挠,他们几乎被逼上绝路;还有创业团队的分歧、对初心的坚守,是凭良心做事,还是追求短期利益?不同的选择,往往决定了创业最后的成败,这一道道坎儿,让电影节奏紧凑、张力十足,看到最后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当然,不管怎样的锤炼,年轻人都还是能保持阳光、积极、向上,这是年轻的财富,也正如电影的基调。尽管创业很难,但《当我们海阔天空》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基调,将互联网创业之难传递给观众的同时,也告诉时下的年轻观众们,不要把创业想的太美好,要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但也不要把创业想的太糟,你正处在一个创业的好时代,等待你们的是海阔天空。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