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国产电影“青春题材”小说改编泛滥 还能吃几年?

2013年4月底,《致青春》上映,在此之前,国产电影正在经历动作片的低迷,《致青春》的大卖仿佛让中国电影人在混沌中看到一道曙光!

《匆匆那年》将于12月12日上映

昨日,光线影业向大河报记者透露,该公司计划将顾漫的小说《何以笙箫默》搬上大银幕,2015年开拍,原著作者顾漫也将担任编剧并全程参与。同时,卢庚戌也抛出了《一生有你》电影版的拍摄计划,再加上《匆匆那年》、《左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同桌的你》等一系列已经上映、即将上映或正在拍摄的电影,国产电影依然在消费或者贩卖青春题材,国产电影也成为回忆青春的聚集地,观众会继续买账吗?

“致青春”引领青春风“合伙人”掀起怀旧潮

2013年4月底,《致青春》上映,在此之前,国产电影正在经历动作片的低迷,又不具备拍摄魔幻片的实力,《致青春》的大卖仿佛让中国电影人在混沌中看到一道曙光,类似的“青春+回忆”题材纷至沓来。

接下来,《中国合伙人》掀起怀旧热潮,《小时代》引起无数争议,票房略逊的《青春派》却口碑爆棚。2014年,青春片项目更是成为各大影视公司的香饽饽。九夜茴的小说《匆匆那年》不但被张一白拍成了电影版,其同名网剧更是抢先上线;饶雪漫的小说《左耳》让苏有朋从演员成为导演;明晓溪的小说《泡沫之夏》搬上大银幕,刘嘉玲是监制;再加上最新启动的《何以笙箫默》,光线影业俨然成了小说到电影的桥梁。光线影业宣传负责人曹晓北表示:“这些畅销小说的读者都是百万级的,全部具备强大、固定、稳定的受众基础,原著小说覆盖人群均达到百万以上,尤其是小说的忠实书迷,对改编电影的关注将会从电影项目启动延续至电影上映之后,让电影影响力逐步扩大,更会成为电影上映之后市场成绩的最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歌曲也不示弱。《同桌的你》票房大卖后,《栀子花开》立项,捧热了《老男孩》的《小苹果》也已经立项,准备拍摄电影版。电影版《一生有你》的制片人张文伯认为,电影是流行乐的放大器,《同桌的你》、《一生有你》本身都有很强的主题指向,所以更适合改编,“爱情主题与校园主题的高度契合,以及歌曲的先天基因,让《一生有你》成了最适合改编电影的项目”。

有的“青春”很红火有的“青春”很落寞

在“青春电影”的跟风潮中,既有《同桌的你》、《小时代》系列的大卖,也有《怒放》、《我就是我》的失意。以《怒放》为例,原名为《怒放2013》,计划2013年11月上映,由于档期竞争原因临时撤档,最后上映后依然票房惨淡。根据快男改编的电影《我就是我》于今年7月25日上映,观众反响很平淡。

既然青春片并不是每出手必赚,为什么还是跟风者众多?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电影观众年龄的下降,很多电影公司的大佬在不同的场合都表示电影观众的口味是他们选择电影项目的原则。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为21.5岁,43.5%的观众将影片类型当作观影参考,43.2%的观众注重演员阵容。大规模的学生人群正在拥入影院,加入看电影大军中。郭敬明在宣传《小时代》时曾经表达过自己对青春片的看法,“越来越多的观众加入电影市场,但没有新的类型影片给他们看,就会出现观影饥渴,就有巨大的市场空白,一旦有符合年轻人类型的电影时,就能够获得成功”。

“青春”终有过去时别拿“青春”赌明天

观众会不会对青春片产生审美疲劳?电影市场研究专家蒋勇分析:“青春片能获得高票房,跟三四线城市影院迅猛发展有关系。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也从以前的不到10%,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近四成,观众对电影画面品质要求没那么高,但随着他们欣赏水平的提升,这类片子慢慢就入不了他们的眼了。”

上周,当《星际穿越》国内看片会结束后,一位资深电影记者曾表达过这样的看法:“导演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再加上电影技术的辅助,呈现给观众的是一部在视觉和心灵上都震撼无比的电影。反观国产电影,一种题材火了,电影人就会齐心协力最终把这类题材搞臭。”一位电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今的青春片市场虽然看似繁荣,但是表现手法还是过于单一,如果一窝蜂地追求情节的简单化、娱乐化,靠堆砌当红偶像、拉拢粉丝来吸引观众,青春片很快就会面临创意枯竭。”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