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迎合好莱坞不灵了 中国电影业或变成第二个宝莱坞?

随着新一批低成本电影的涌现,中国电影业的“宝莱坞化”初现端倪。比如郭敬明的《小时代》或者徐峥的《人再囧途之泰囧》。

我听说过把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从很多角度进行的比较。大多数侧重于中国优良的基础设施,抑或印度动荡的政局。这些方面虽然相关,但他们却忽视了两国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之一:好莱坞电影占到中国票房总收入的六成;然而这个比例在印度只有不到10%。

如何解释这一差异呢?难道中国的影迷就真是美国大片的忠实影迷?为什么印度的影迷却热衷于本土电影?

在比较过中印两国的2014年电影票房榜后,一丝疑惑可能就会从你的心头升起。《变形金刚》(Transformers)、《星际穿越》(Interstellar)、《X战警》(X-Men)和《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纷纷跻身中国票房十强。但在印度的十强影片中,好莱坞影片却全然不见踪影。

在我看来,这一现象所应该引起的重视,不亚于基础设施或者是政治局势,因为印度电影市场很好地暴露出世界顶尖品牌在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这两个市场之间存在一个重要差异。印度的电影业高度分散,而且是根据各个地方市场进行量身打造。宝莱坞印地语影片在整个印度电影市场所占比例不到一半,泰米尔语影片拥有与印地语相同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市场份额被坎拿达语(Kanada)和特鲁古语(Telagu)等其他地方语言的影片瓜分。

我是印地语和泰米尔语电影的忠实影迷。不过,它们却是完全不同类型的电影。正如印度某影评人向我解释说,“与宝莱坞印地语电影明星不同的是,走在大街上,你可能会和泰米尔语电影中的明星擦肩而过,而且永远不会认出他们。”原因是塔米尔语电影更倾向于通过本地题材吸引当地的影迷。

这在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根据本地观众口味来拍摄的国产影片则少得多。与之相反,中国知名大导演纷纷选择拍摄大制作的古装片来迎合好莱坞的口味。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这种路数或许有效,但眼下却不灵了。

然而,随着新一批低成本电影的涌现,中国电影业的“宝莱坞化”初现端倪。比如郭敬明的《小时代》或者徐峥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他们不一定是影评人的最爱,但却是商业卖座片,而最重要的是,这类电影正开始抢占市场份额。

这正是指望在中国出售产品的好莱坞和所有外资跨国公司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当然,中国的消费者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品牌产品有需求。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寻求更加本土化的产品,无论它是一部涉及当地问题的电影,还是针对当地消费者专门打造的洗衣产品。

事实上,由于消费者偏好发生改变,世界上大多数快速消费品公司已经发现他们在中国零售行业的地盘在稳步收缩。根据印度经验来判断,如果好莱坞五年后还能占有中国电影市场的六成份额,那么我会非常吃惊。

当然,想要在这种环境下取得成功也不是不可能。迪士尼(Disney)在印度的经验就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虽然迪士尼未能成功进入印度当地市场,但它选择收购一家名为UTV的本土电影公司。我虽然看过UTV制作的影片,可是一直没有发现迪士尼的标识。该公司官网也未对其母公司详细介绍。

然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意识到,它赚钱的能力不在于它的品牌,而在于经营一家电影公司和发行电影的能力,这个事实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这表明,想要在当今越来越分散的亚洲市场取得成功意味着,要重新思考你的价值主张和市场划分。

与此同时,这对于因选择多而挑花眼的顾客而言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结果。对于搭乘长途航班的我而言,在《浪漫者的挑战》(Main Tera Hero)和《我是你的罗密欧》(Raanjhanaa)或者《人再囧途之泰囧》或者《小时代》之间作出选择,也是一种乐趣。

译|刘少宇校|李其奇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