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张大磊:之前压根没想过学电影 希望听到侯孝贤的意见

第53届金马奖前晚落下帷幕,大陆电影包揽四项大奖——周冬雨、马思纯凭借《七月与安生》斩获最佳女主角,这也是金马奖历史上首个最佳女主角“双黄蛋”。

孔维一凭《八月》获得最佳新演员奖

张大磊(右)与父亲张建华(左)、小演员孔维一

并列最佳女主角,马思纯、周冬雨忘情激吻

许鞍华盛赞《八月》

范伟(右)在《不成问题的问题》中一改戏路

范冰冰喜极而泣

冯小刚

第53届金马奖前晚落下帷幕,大陆电影包揽四项大奖——周冬雨、马思纯凭借《七月与安生》斩获最佳女主角,这也是金马奖历史上首个最佳女主角“双黄蛋”;范伟凭《不成问题的问题》中农场主任丁务源一角拿下最佳男主角;冯小刚凭《我不是潘金莲》获最佳导演;80后导演张大磊的《八月》成为最大黑马,夺得最佳剧情片,片中的小演员孔维一也获得了最佳新演员奖,金马奖评审团主席许鞍华称赞道:张大磊的技巧蛮鬼魅的,本来应该很难“骗”到我这样的导演,但他做到了!此外,《八月》还获得了本届金马影展亚洲电影观察团推荐奖、国际影评人费比希奖。据悉,该片定于明年在大陆院线上映,具体时间尚未定档。

在金马官方庆功酒会上,张大磊喝了不少酒,等他来到《八月》的庆功酒会时,已经过了凌晨两点。当晚前来祝贺他的前辈不少,娄烨导演来了,凭《不成问题的问题》拿下本届金马最佳改编剧本的梅峰老师也来了,围着他的还有记者们,他只能“穿梭”在不同的人群中,连声说“抱歉”,最后他甚至没能跟娄烨说上两句话。记者问他现在感觉怎么样,他说:“刚才喝了点酒,现在平静多了。”

之前压根没想过学电影

羊城晚报:你之前曾在俄罗斯留学,为什么会选择在俄罗斯学电影的?

张大磊:到俄罗斯第一年学语言,上预科班,我当时是想学音乐的,但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考完试出来,就觉得自己可能不合适。音乐的专业性太强,而且音乐和电影不一样,需要每天重复一件事,不断练习,我特别害怕重复。我对音乐就是兴趣和热情,冲着热情去的,结果发现不太对,那总得学点儿什么吧,所以决定学电影。

羊城晚报:选择电影和从小在电影厂长大有关系吗?有没有来自父辈的影响?

张大磊:在电影厂长大有个好处,能免费看很多电影。小时候看的片子在《八月》里我都呈现了,比较喜欢的有《我只流三次泪》、《青春祭》,再往后就是成龙电影看了很多。在决定上电影学院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要做电影,压根没这想法。

羊城晚报:开始学电影之后,觉得自己有天分吗?

张大磊:天分谈不上。我喜欢音乐,崇尚独立思考,没想过自己适不适合,就问自己想做什么,然后就去做。想做电影,那就开始大量看片,尽量实现自己的想法,用小DV拍。最开始什么片都看,而且专挑看不懂的看,比如表现主义的片子,还有意识流的,像布努埃尔、伯格曼这些大师的。当时看不懂,但就觉得应该看,直到我看到《四百下》、《筋疲力尽》,再往后又看到《镜子》、《小武》,接着看到《风柜里的人》、《童年往事》、《青梅竹马》,当然还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等一系列台湾新电影,我才真正明白了我想做这样的片子,这些片子离我距离近一些。

羊城晚报:为什么觉得这些片子离你近?

张大磊:我到俄罗斯留学之后才真正对“家”有了概念,对“过往”有了留恋。可能之前年纪轻,一切都太快了,只考虑当下,就为了开心。出去留学时我正好十八九岁,正是定型的时候,常年在国外让我对“家”的情感特别重。从这些片子里我看到了这样的情绪和情感,他们都在探讨生活中的人,展现建立在生活上的情感,有对生活、家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特别渴望人和人之间单纯交流的感情,这点很触动我。我本人就笨,很反感复杂的交往,也不会应对这种关系,这些电影让我觉得安全、亲切。

孔维一非常聪明有天赋

羊城晚报:怎么找到演员孔维一的?他有试镜吗?

张大磊:他的爸爸是我同学的同事,我看照片时就觉得对了,就是第一眼的感觉,也没有试镜。他和我小时候很像,就是有点儿轴的那种。

羊城晚报:他在电影里表现得非常自然,你是怎么调度小演员的?

张大磊:首先,他非常聪明,很有天赋,天赋这东西我是控制不来的。其次,我们做这件事的态度现在看来是对的,就是要真诚,要打消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彼此信任。他对我很信任,我也很信任他,两个人做了朋友之后,交流就会方便很多。他就是按照自己的本能,靠孩子的天性去做。我很少讲戏,顶多就是告诉他今天这场戏,这个家发生了什么,仅此而已。然后让他去想这个角色要怎样演。有时候直接一演就对,有时候稍微需要调整,毕竟年代不一样,但稍微聊一聊就对了。

羊城晚报:有很难拍的一场戏吗?

张大磊:玩双节棍那场戏吧,他不会,而且他性格很文静,也不愿意玩,不觉得破棍子有啥好玩儿的。我俩斗争了很长时间,差点就改戏了。还好他挺给我面子的,哭了一鼻子,抹着眼泪把戏演完了。

希望听到侯孝贤的意见

羊城晚报:很多人都说《八月》很有侯孝贤导演的风格,你怎么看这种评价?

张大磊:我承认,侯导对我影响很大。

羊城晚报:这次来台湾有和他交流吗?

张大磊:有,有,有。但是我词不达意,语无伦次,太紧张了。侯导给我的感觉不是一般的前辈,他很严厉。这个老人很敏锐,思维敏捷,在他眼里没有年纪的概念,不会说我是新人就该怎样。在他眼里,既然你拍电影,那他对你的态度就是一样的。他鼓励我们,说要多做作品,赶紧拍。他还没看《八月》,还问影片的拷贝在不在金马影展,我很希望他能看看,很希望能听到他的意见。

羊城晚报:这些年台湾电影好像一直往下走,你有这种感觉吗?

张大磊:这个我不会分析,近些年的台湾电影我看得比较少,可能和现在的生活有关系,不像以前那样可以专门投入半天来看片,所以了解比较少。我还是看过去的那些片子,到现在还经常看,它们是我判断的一个标准,尤其在创作方面。

新作品不会太过戏剧化

羊城晚报:听说你在拍《八月》之前进过一些剧组?

张大磊:我经历的剧组其实很少,就在我毕业后的头两三年,一些前辈特别信任我,给我机会锻炼,所以我比一些同学更早地进到电影制作中,而且是胶片电影。后来我的创作就是微电影,给企业或者是结婚的新人拍微电影。

羊城晚报:拍《八月》的钱一部分来自拍这些短片?

张大磊:拍这些片是为了生活,我不能老让我媳妇儿挣钱,多少我得挣点儿。(笑)拍《八月》的钱,一部分是家里的积蓄,很大一部分来自我父亲,还有部分来自朋友们。前期差不多70万元,我不是好的制片人,都是到钱没了的时候再想怎么再弄点钱。

羊城晚报:现在已经准备做下一部电影了吗?

张大磊:下个片子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小镇故事,一个虚构出来的小镇,有的地方像中国,有的地方像俄罗斯。影片的风格会和《八月》有些差别,但我们还是会尊重剧中人物的生活脉络,不会像类型片那样充满很主观的戏剧性,还是按照真实的生活节奏来。但在剧情和文本上,剧作成分很强。前些年我就有了故事,剧本还在打磨,希望明年冬天开拍,已经跟投资方在谈了,前期我先做着。

【评审内幕】

今年诞生了金马史上首个最佳女主角“双黄蛋”,在颁奖典礼坐了整晚的范冰冰成了陪跑选手,连当晚的庆功宴也没有出席。冯小刚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你会怎么安慰冰冰?冯小刚说:“没有她的表演,就不可能拿到最佳导演这个奖,所以我会跟她一起分享这个奖项。”话说回来,周冬雨和马思纯到底是怎么双双拿下最佳女主的?记者采访了本届金马奖评审团主席许鞍华以及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闻天祥,听听他们是怎么点评的——

最佳女主角:周冬雨/马思纯《七月与安生》

记者:周冬雨和马思纯为什么能并列获得最佳女主角?

闻天祥:金马执委会不鼓励并列,但评委们看完影片后有了这种想法。如果要变更原则,就得有三分之二的评委通过才可以,于是由主席许鞍华提出并列最佳女主角成为第六个选项,评委们投票同意了。这与当年黄渤、张家辉并列最佳男主角的情况不同,当时是9票对8票、8票对9票来回投票僵持不下,才决定给并列。

许鞍华:这两个电影对演员的要求不一样。有人投票给范冰冰,但她的表演更多受限于角色,圆形画框里有很多中景、远景或她的侧面,并不是演员用毛孔来表演的那种戏份。而《七月与安生》有大量的特写镜头,有血有肉,表现非常细腻,喜怒哀乐都能看到。周冬雨和马思纯的表演是年轻演员的典范,她们应该被鼓励,而且她们是缺一不可的,珠联璧合。

最佳剧情片: 张大磊《八月》

记者:最佳剧情片的争夺激烈吗?《八月》是怎么胜出的?

闻天祥:最佳剧情片是第一个讨论的奖项,也是讨论时间最久的,长达100分钟。最开始五部影片各有支持者,没有压倒性的票数。后来讨论聚焦在《八月》、《再见瓦城》、《我不是潘金莲》,最后是《八月》和《再见瓦城》对决。《八月》有点像契诃夫的戏剧,将时代变化透过人最细微的生活来体现。影片对演员的调度自然到不着痕迹,音乐和音效制作很细致,黑白光影处理得非常好,是很耐看的电影。

许鞍华:《八月》比《再见瓦城》更有锋芒,虽然是在内蒙古拍摄的非常有本地特色的影片,但影片的情绪是可以传递的。我是香港人,也一样很感动。张大磊的技巧蛮鬼魅的,本来应该很难“骗”到我这样的导演,但他做到了,我还要再看这个片子,看他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这个奖其实给得非常慎重、没有草率。

最佳男主角:范伟《不成问题的问题》

记者:在最佳男主角争夺战中,范伟是如何赢过许冠文的?

闻天祥:最佳男主角的评审最后聚焦在许冠文、范伟和柯震东三个人。柯震东和范伟走的是和以前不同的路,许冠文的表演非常熟练,效果也很好,而柯震东和范伟演出都是要变成另外一个人,最后是范伟和柯震东PK。

许鞍华:范伟演的这个角色不是坏人,但城府让人感到恐怖,而且这部电影是一个非常文学化的剧本,很难进行戏剧化的表演,他的演绎又不让人觉得张狂,这与过往的范伟不同,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最佳导演: 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

记者:为什么最佳导演会给冯小刚?

闻天祥:最佳导演讨论聚焦在锺孟宏《一路顺风》、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及赵德胤《再见瓦城》,最后是冯小刚大战赵德胤。评审认为冯小刚是资深导演,却愿意实验创新,叙事、构图、选角都挑战传统习惯,展示出导演的技巧。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