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最后一公里》宿命的转变,重建我们心中的“桃花源”

这是一部让人意外的作品,因为平心而论,从题材和内容方面,本片算一部主旋律电影,但这部《最后一公里》真的跟想象的不一样。

这是一部让人意外的作品,因为平心而论,从题材和内容方面,本片算一部主旋律电影,但这部《最后一公里》真的跟想象的不一样。一部农村题材的作品,川南地区的风土人情,祖辈绝壁边上村落家族的乡土性和民族性,世俗与传统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他们脱贫致富的故事,描写的非常自然,且接地气。

我们都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桃花源,那种大隐于市的世外清净所在,令无数人向往。但在如今,这样的“桃花源”却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闭塞。与外界隔绝、交通不便利、富饶的土地还保持着相对原始的耕作方式,只能靠山吃山,无法致富,这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困扰“桃花源”的最大桎梏。

电影用了前半个小时,来展现四川盆地中珙桐村的风情,开场的抢亲、动听的山歌以及美丽的风景,当然还有贫困的村落和村民。作为一部主题是“精准扶贫”的电影,本片的故事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直接依靠纯帮扶性质的脱贫的展现,而是触及人的心灵深处,主要是在思想上转变,这样的转变最初体现在对角色塑造以及电影风格之上。

就像做任务一样,为什么这里这么有丰富的资源却与世隔绝?本片为村民致富的道路提供了几道阻碍。电影的故事进行了半个小时,把片名《最后一公里》的内核带了出来。原来珙桐村之前曾在一位返乡大学生的带领下,打穿绝壁修路,希望将山中的茶叶等山货带到外面,结果在修路任务最后一公里的时候,遭遇坍塌事故,乡亲们不但失去了家人,更让无数村民打消了修路种茶的念头,也成为多年来大家的无法抹平的伤疤。

而主角就是当年事故的亲历者,他成了孤儿,为了抚养养育自己的爷爷,他大学毕业后返乡,成了“留守青年”。期间他尝试过多次致富道路,包括养乌鸡、种山核桃等等,但都失败了。而当被选为村支书之后,重拾当年失败的任务,也成为该片的第一大矛盾冲突。

电影这样的设定带有浓浓的宿命感,同样是返乡大学生,用同一种方式,能否打破宿命?

而第二大矛盾冲突,就是对扶贫的展现,因为修路和种茶,需要资金,唯一可行的方式将扶贫款集合起来搞建设,但这与之前款项入户的方式完全相悖,因此电影也塑造了老村长、贫困户周大奎等现象,几位角色,构成了本片的百态图,虽然川南风情独一无二,但贫困却是共性的。同时也带出来本片的所要反映的主题:这么富饶美丽的“桃花源”,真的无法致富吗?

大家对这样方式的抵触,且从抵触到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成为电影的主要叙事内容。且对于这段内容的展示,是以轻喜剧的方式呈现。

没错,《最后一公里》是一部轻喜剧片,让人想起了早期的经典农村题材电影《咱们的牛百岁》,电影节奏张弛有度,写实且细腻,通过真实故事与艺术加工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对角色刻画的饱满让朴实的镜头中充满了情感,以李彦锋饰演的年轻村支书为首,村民众生相,从种茶到修路的环节,真实细节写照,有着幽默氛围的点缀,也有发人深省的人性刻画,这部电影带来了完美的情绪铺陈,是劳动人民雄壮的战歌。

这是本片关于传统与世俗之间的命题讨论,从冲突到融合,朴实无华舒缓如诗,细腻的故事和角色又让人印象深刻,所以这部电影让人想起了霍建起那部《那山那人那狗》。同时这也是一部真挚的作品,电影《最后一公里》摈弃了“高大全”式的人物塑造,而是利用情节与事件,层层推进,正确引导,村民依靠传统的生存方式,最终也能与时俱进,与现实世界做到无缝连接。

从开场的各种铺垫到后期,借用苗苗饰演的疯姑的身影展示,成为情绪上的突破点。这一切都让影片真实可信,在如今浮华的电影市场上,本片犹如一道清流,沁人心脾。原来,桃花源一直都存在,存在于我们心中,也会存在于现实中。

关键词: 桃花源 宿命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