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人文纪录片《中国美》:借艺术之眼洞悉传统之美

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留并保护好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这是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深刻文化转型命题。

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留并保护好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这是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深刻文化转型命题。近日,六集人文纪录片《中国美》聚焦形态多样的中国艺术作品,妙趣横生的创作故事及相伴的东方美学理念,由14位著名艺术家娓娓道来。观众跟随镜头,徜徉在充满奇思妙想的艺术实践中,并思索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反映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5

《中国美》以中国美学范畴为参照,提炼出“天工”“虚实”“识途”“梦回”“东西”“弘传”等六大核心主题词,分为六个篇章逐层展开,涉及舞蹈、设计、建筑、书画、戏曲等艺术门类中享誉国际的代表作。作品背后的艺术家,成为纪录片前台的叙事主体,从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到服装品牌“无用”创始人马可,从电影美术指导叶锦添到装置艺术家徐冰,从笙演奏家吴彤到太极传人叶泳湘……《中国美》以纪实影像勾画出一幅活跃且富于哲思的中国艺术家群像,生动展现了中国艺术之美。

《中国美》高清精致的画面,以艺术作品生产过程的影像为主,配合引人入胜的对艺术创作思想的自由表达,两者相互交织,相得益彰。该片没有采用上帝视角的解说词,而让艺术家及其身边人本真的访谈贯穿始终。创作者的自述性阐释,细碎而自由,细腻而真挚,流动的情感质朴而纯真。就视听语言的组织而言,它巧妙地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艺术实践的交互叙事。

借艺术之眼洞悉传统之美,每一件具体的艺术作品就像一个入口,连结着不同的空间抑或穿越不同的时间,让抽象的美学概念得以具象呈现。例如,林怀民创作的《稻禾》将台湾池上农人的劳作编创成舞蹈,将首演置于池上的田野之上。当地的农民坦言:“林老师,你在演什么我从头到尾看不懂,可我从头到尾感动得不得了。”这是舞蹈艺术跨越阶层的藩篱,打破都市剧场空间与乡村劳动空间的阻隔所带来的“文化震惊”。诚如林怀民所言:“舞蹈是感受的事情,而不是认知的事情。”

“无用”创始人马可表示,品牌名称始于自己在乡村进行手工艺调研时农民的启发。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可就像一个摆渡人,行走在都市时尚与偏僻山村之间,打捞那些行将消亡抑或沉默的农民手工艺制作技艺。在她眼里,手工艺人口中那些“没用的东西”,恰恰储藏着父母对子女的爱,代表着人与人关系的温存,也是现代人反思人与物关系的起点。镜头里数次展示的马可收集的民间手工布鞋,形态各异,颜色参差,没有规范可循,似乎也在印证着她对美的理解: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眼前是模仿中国古人臆想的青绿山水,背后使用的材料却是现代工业文明制造的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徐冰的作品《背后的故事》在古代传统山水画的二次创作之中,用工业“垃圾”来表现天人合一的中国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悖论式组合形式直抵人心,触发了对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深度思考。徐冰说:“艺术的一个作用就是要把观众带到一个新的地方。”这个“新的地方”,往往是对人精神世界的拓展。

有观众在弹幕留言道:“我们以为世界级大师是潮流尖端的,但其实人家更关心我们生活的模样。”《中国美》始终以艺术家平易近人的口述故事,缓缓释放着中国传统文化静水流深的大美。大师创作细节一瞥,或某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撩拨人的内心。这部呈现中国艺术之美的纪录片,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当人与之偶然相遇,她便借你一双慧眼,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搜寻潜藏其中的传统文化基因。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美》作为由荷兰国家文化基金获得者巴斯制片的“中国故事”,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局外人”的视野。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也是该片的联合出品方之一,这使得遴选的艺术作品倾向于反映西方社会中产阶层观众的审美品位与诉求。在这里,无论是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现代艺术还是正在经历现代转型的中国传统艺术,都作为被西方凝视的对象,用来满足对东方艺术与文化的想象。对中国观众而言,这样的“中国美”或许在某一刻会显得刻意或有隔靴搔痒之感,这便构成在观影过程中意义协商的空间。(作者:张凯滨,系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师)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q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