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解析 / 正文

北京市电影局局长王杰群:为建设电影强国贡献北京力量

电影全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电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握方向导向,服务大局大事,应对大战大考

王杰群

王杰群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并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沉着面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这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载入史册的答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披荆前行的中国电影也上交了一份合格的“光影成绩单”。电影全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电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握方向导向,服务大局大事,应对大战大考,推出《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夺冠》等一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影片,推动电影产业全球率先复工复产并持续领跑,春节档影片类型丰富、票房再创新高,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持续增强和扩大。

晓晖部长在今年全国电影工作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2020年中国电影取得的突出成绩,准确概括当前我国电影发展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研究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电影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更加明确建设电影强国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既有理论性、又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对我个人来讲,既是一次全面的工作部署,又是一次生动的辅导讲授,非常解渴,倍受鼓舞。

首都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有着21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首都电影战线同甘共苦、众志成城,克服一切困难、尽最大努力推动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创新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戮力抗疫情,携手渡难关。及时出台、综合运用《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等多项帮扶影视企业纾困发展政策,启动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拨付扶持资金1亿元,减免各类金额1.3亿元,调整2000万元电影专资作为抗疫专项补贴,保证北京影视业安全有序运转。

精准抓防控,全力稳市场。推出影视疫情防控9个工作指引23个版本,严格落实复工复产政策规定,开展“千万文惠·点亮京影”主题惠民观影活动,发放千万元“观影券”,有力促进电影市场升温回暖。2020年北京电影总票房以10.33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票房榜亚军,全国年度票房排名前十影院中北京占据6席。

协同创精品,奋力攀高峰。发挥组织化优势,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要节点,创作生产电影185部,产量位居全国首位。中国电影票房前五名影片均为北京出品。《我和我的家乡》《夺冠》《一点就到家》等高品质电影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新神榜:哪吒重生》引爆今年春节档,《革命者》《长津湖》《狙击手》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电影创作加速推进。

线上求突破,云端办节展。举办纾困发展政策解读、商业影院管理、农村放映员业务技能等多场线上培训,线上线下同步举办“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公益电影主题放映活动全国启动仪式,大幅拓展“光影朋友圈”。成功举办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突出“云上北影节”特色,为世界奉献一场高规格电影盛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首都电影战线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电影工作摆在整个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位置,着力发挥全国文化中心作用,充分利用文化土壤蕴藉深厚、电影要素资源高度集聚、电影人才储备丰厚优势,树立首位意识,坚持首善标准,为建设电影强国贡献北京力量。

为建设电影强国贡献北京力量,必须坚持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电影工作正确方向。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保护好、维护好、耕耘好电影这块文化阵地。铭记电影工作重大使命和社会责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电影创作生产和管理始终。积极倡导和推动主流电影创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弘扬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观念,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高度重视电影评论工作,通过规范内容、专业培训等形式,推动文艺评论向重大题材作品发力,以权威客观准确的评论强化精品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主流价值文艺作品舆论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

为建设电影强国贡献北京力量,必须坚持实施电影精品工程,努力推出时代“高峰”之作。优化战略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北京市2018年至2022年电影创作规划》,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加强优秀影视人才培养、发现、宣传、激励和引进,鼓励国际知名影视人才在京设立工作室、工作站,推进影视名家、大师培养。聚焦时代深耕现实题材作品,推动广大电影工作者自觉履行使命,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史诗级、现象级的电影作品,用绚丽多彩的电影语言书写和记录伟大时代。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喜迎中共二十大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主题和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革命者》《长津湖》《火神山》《狙击手》等重点题材电影作品创作生产。

为建设电影强国贡献北京力量,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为先,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文化需求。繁荣发展电影事业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让人民群众共享电影繁荣发展成果。一要优化城乡布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电影资源活力。加强电影专资精准扶持,落实多厅影院建设补贴政策,打造覆盖全面、分布合理、设施先进、惠及城乡的电影放映格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开拓繁荣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放映优化升级。二要完善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坚持公益服务基本属性前提下,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电影公益放映投资运营,鼓励公益放映与商业放映并联、串联模式,鼓励院线公司和放映队开展商业放映。尝试新的发行放映模式,探索开发二级市场。三是释放消费潜力。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引导影视消费,推动线上线下相互“赋能”。充分利用中国电影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等平台办好“周周有影展”活动,支持首都之星艺术影厅联盟发展,继续办好“千万文惠·点亮京影”主题惠民观影活动。

为建设电影强国贡献北京力量,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影视高地。把创新作为电影发展的根本动能,推动首都电影产业提质增效、快速发展。科学编制《北京电影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继续完善“1+N+X”产业政策体系,着力将北京建设成为影视创作、高科技影视后期制作、高端影视资源集聚和视听产业中心。聚焦融合发展,促进京津冀影视业深度协同创新,推动影视领域文化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支持影视园区(基地)集约多元发展,加快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中国(北京)星光视听产业基地、中国(北京)影视译制基地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告知承诺制,探索应用大数据、5G、8K、区块链、电子证照等新技术,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创新人才培养服务机制,为优秀青年电影人才搭建实践成长平台,提供落户绿色通道。做大做强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纪实影像周等活动品牌,促进品质化、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鼓励电影企业勇于拓展海外市场,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

叩问初心,深知任重道远;追逐梦想,更需勇毅笃行。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坚守电影工作的初心与梦想,自觉肩负起中国电影的责任与担当,为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贡献北京力量,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