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解析 / 正文

河北省创新推出文艺精品 打造河北“文艺招牌”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展演在积极展示河北省近年来舞台艺术成果的同时,通过深入探索舞台艺术展示的新模式、新路径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展演在积极展示河北省近年来舞台艺术成果的同时,通过深入探索舞台艺术展示的新模式、新路径,为人民群众献上丰盛的文化大餐。展演剧目中有不少新创剧目,是河北推出的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这些文艺精品绘就了一幅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历史画卷,打造了河北“文艺招牌”。

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剧照  相春霞 摄

立足河北  用作品追寻初心

2021年,在时隔30余年后,一部反映白洋淀英雄儿女的民族歌剧在河北大地唱响,它以重回白洋淀为线索,唤起红色记忆,彰显文化自觉。民族歌剧《雁翎队》在如诗如画的场景中,讲述了中国抗战历史上,雁翎队队员用自己的青春、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可歌可泣的民族赞歌。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更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涌现了一大批革命先辈、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书写了彪炳史册的红色篇章。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河北省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评剧《台城星火》、河北梆子《李保国》、话剧《塞罕长歌》《青松岭的好日子》等,再现了感人的河北故事,不断追寻着共产党人的初心。

以话剧《塞罕长歌》为例,该剧讲述了55年来,承德围场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沙地上创造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的人间奇迹。塞罕坝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也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话剧《塞罕长歌》之中不是一句口号式的思想剖白,而是一种塞罕坝精神的生命历程和心灵图像。”该剧导演王延松表示,话剧《塞罕长歌》勾勒出塞罕坝人永恒不灭的心灵图像,即“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话剧《塞罕长歌》剧照  相春霞 摄

扎根基层  作品散发“泥土味儿”

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中,河北共有8部作品入选,其中话剧《塞罕长歌》《青松岭的好日子》均由河北省承德话剧团创排。

“‘山庄戏剧’是河北省承德话剧团多年来的审美追求和一直坚持的艺术道路——朴实、清新,充满了浓郁的泥土气息。”承德话剧团团长王家奇表示,只有找到人物的个性色彩,找到他们有趣的故事,找到直面生活的、接地气的、有血有肉的时代楷模的形象,才能塑造让观众真正相信的英雄形象。只有在感动中才能真正找到戏剧种子,不走进生活,就无法走向创作。

如何写真人真事,如何在戏剧舞台上展现时代楷模和英雄人物,《塞罕长歌》通过创作实践,做了有益的探索。创作组以塞罕坝人的事迹作为线索,沿着人物的轨迹重新走进生活、走进人物内心,十几次深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去体验生活,走访了四十几位塞罕坝老、中、青三代务林人,去发现这些务林人内心深处的精神、情感和灵魂高度,为剧本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创作《青松岭的好日子》的时候,走的依旧是这条道路。承德话剧团创作团队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塞北的许多山村,接触了几十个农村的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和普通的农民,亲眼看到了农村脱贫的艰苦历程,看到了乡村靠着绿色发展、产业振兴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创作团队走进一个个院落,走进一排排蔬菜大棚,走过一条条通向深山老林的宽阔公路……这些变化背后浓缩了一部中国农村的近代发展史。

民族歌剧《雁翎队》剧照  闫建超 摄

制作精良  带来全新体验

一部戏好不好看,观众说了算。从近期河北优秀剧目展演的上座率和反响来看,红色舞台剧展演叫好又叫座。

秀水泱泱,荷花盛开,满淀的荷叶挨挨挤挤……《雁翎队》的每一幕都是一幅唯美的画面,随着芦苇、船只和演员的走台,一种动态的唯美带给观众全新的观感体验。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人们沉浸在如诗如画的舞台氛围和婉转动听的音乐中,被剧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震撼,现场掌声不断。

“在视觉空间的表演设计上,我们是用了心的。开口22米宽的舞台上,运用了两块大开大合的基础平台、7条遥控自如的木板船、11片任意变化的芦苇景片,灵动而顺畅地完成歌剧音乐叙事故事场景的自由转换。”该剧导演王延松表示,歌剧演出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是民族歌剧《雁翎队》舞台叙事的总体美学原则,这里的美,不仅是形式的,更是内容的。要把白洋淀的美还给观众,剧目以简洁有力的表现手法,搭配娓娓道来的白描叙事方式,追求整体效果的美感与自由度。

让舞台剧目变得好听好看,乡村题材也可以做得很地道。据了解,《青松岭的好日子》采用局部写实的处理方法,结合多媒体投影和灯光的辅助,创造总体写意、局部写实的布景。

“在舞台上呈现具有典型特征的当代河北乡村风貌,努力让乡村生活的质感和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只有舞台上呈现的生活真实、人物真实、情感真实,才能拉近与当代观众的审美距离,让他们入戏,进而关注剧情,引发共鸣和思索。”该剧导演廖向红表示,道具在本剧中是重要的细节刻画,设计、制作、运用均需尊重生活的真实,道具选择也要典型。当舞台上村里的房子一出现,观众席就发出“太像了”的感叹时,主创就知道,成功了!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