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侯光明:中国电影将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内容驱动转变

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下,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目标的树立也对电影强国建设提出了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的不断进步,以《长津湖》《战狼》等为代表的国产影片不断刷新票房记录,不少人开始重燃对中国电影行业的信心。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为加快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金支持。在新冠肺炎疫情改写全球电影产业新格局的今天,中国电影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金融创新与电影发展如何相得益彰?

53亿票房的背后

截至10月27日中午12时,电影《长津湖》票房已达53.44亿元,位居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三位。但事实上,这出色成绩的背后其实是“一波三折”。

据悉,《长津湖》总投资13亿元,这也是目前国内投入成本最高的战争纪录片。据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侯光明介绍,起初,电影开机因疫情原因被迫中断,在正式开拍后,人力物力投入巨大,加之疫情管理的难度、极端严寒气候、服装化妆道具等多方面的原因,让电影拍摄周期大为延长,拍摄成本随之陡增。

事实上,影视投融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项目一旦启动就较难停止,且投资回报要求甚高。在资金流最为紧张时,片方博纳影业集团计划通过银行渠道获得融资。侯光明谈到,北京银行第一时间与博纳开展专项对接,以最快的时间内完成了1.4亿元专项信用贷款资金的审批和发放。在影片制作中期,北京银行再次设计专属方案,增加了1亿元的授信支持。“正是金融机构的审时度势和科学支持保证了这部影片的顺利完成,使影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今年以来,全国电影总票房超400亿元,银幕数量超8万块,均居世界首位。这表明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市场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强大的国内消费基底。

不过,在侯光明看来,面向世界格局和全球市场,中国电影在全球中尚不具备绝对优势,中国电影全产业链和工业化尚待健全,电影技术和艺术的融合程度尚待提高,电影工业与金融产品共生协同尚待科学。这是中国电影的现实图景,也指明了电影强国可能的发展路径。

在他看来,疫情对电影产业的影响不是短时间内可消除的,而是全球影视行业全产业链长期的、持续性的、结构性的变化,如电影的制作、营销、发行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革,流媒体强势入局改变了电影制发放的形态,影院发行量急剧缩减等。未来,电影高质量发展要聚焦内容和效率;利用增量激活存量,最大限度地调整好拍摄影片的供给和完成影片进入市场的供给;依托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内容创新,拉动电影产业发展;着力打通国内制作、发行、放映环节,不断提升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在稳固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不断激励国产探索走出去的步伐。

由投资驱动向内容驱动

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下,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目标的树立也对电影强国建设提出了要求。

侯光明认为,电影强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未来产业发展必然要做出六个方面的根本性转变,包括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投资驱动向内容驱动转变,由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转变,由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际市场转变,由单渠道向多渠道融合转变,由跟随性发展向创新性发展转变。

“资本‘退潮’后,电影项目开始向内容方面倾斜。且受疫情影响,从中长期来看,电影产业每年的整体产量将由前几年的每年近千部影片有所下降,优质的电影产品数量将有所提升,头部电影产品如‘新主流大片’等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提升。”侯光明认为,在中国电影由投资驱动向内容驱动转变的过程中,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国电影投融资的服务体系及各项体制机制,强化风险防控的意识与举措,使资本有序服务于优质内容创制,实现行业提质增效。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