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豆瓣8.3分,“年度佳作”《爱情神话》没能创造票房“神话”?

《爱情神话》凭借圈层口碑发酵,预测票房从1亿+上调至2亿+,目前猫眼专业版给出的预测落点是2.56亿,《雄狮少年》莫名被扣上“辱华”的帽子后

“年度最佳,推荐每一个女性朋友观看。”“太灵了!感谢它给了我一个愉悦的夜晚!”

影迷们在朋友圈不遗余力地安利《爱情神话》。的确,从剧本,影像到配乐,它具备不俗的电影素质,以及国产片中十分稀缺的城市感、烟火气:从国产爱情片常年狗血的框架中跳出来,将视角对准了生活在“上只角”地区的上海土著文艺中年,他们日常出没于咖啡馆、花园洋房、剧院、临期进口超市、修鞋摊,中年人在情感中的暧昧、真心与世俗算计显露无疑。人物对话密度很高,因此许多影评Cue到了同样“话痨”属性的伍迪·艾伦,“新人女导演处女作”以及女性主义视角更为它加分。

IMG_256

“高级质感”让《爱情神话》豆瓣评分一度飙升至8.4分,当前,《爱情神话》《雄狮少年》并列8.3分,成为年度最高口碑的国产片。吊诡的是,这更像一场属于“豆瓣文艺青年”、影迷们的圈层狂欢。这两部“年度国产片最高分”因下沉不成功,票房表现都略显平淡。

《爱情神话》凭借圈层口碑发酵,预测票房从1亿+上调至2亿+,目前猫眼专业版给出的预测落点是2.56亿,《雄狮少年》莫名被扣上“辱华”的帽子后,从正式上映前的20亿+票房预测下调至3亿区间,当前票房刚刚破1.63亿,而豆瓣评分仅6.0分的《误杀2》在下沉市场表现更佳,票房已破8亿。在口碑越来越与票房呈正相关的当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着这两部影片的破圈?

上海票房占比25%:方言却难“破圈”?

“口碑好票房不一定好,口碑太差票房一定会差”的定律彷佛又一次得到了验证。需要认知到的是,考虑到我国市场情况,应当从多个层面上评估口碑发酵程度: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文艺属性的影片,代表影迷、文青喜好的豆瓣评分,往往与代表着大众喜好的猫眼、淘票票评分呈现两极分化割裂之势。

《爱情神话》便出现了这样的倒挂:豆瓣评分高达年度第一,而猫眼、淘票票仅有8.5分、8.7分,须知大部分豆瓣评分在及格线徘徊的影片在猫淘上都是9分以上。

它无疑是一部有欣赏门槛的电影,第一重门槛便是语言,主角由徐峥、马伊琍、倪虹洁等上海籍演员饰演,全上海话对白与片中的弄堂风情相得益彰,极大增加了影片的市井生活气息,也为“造梗”留足空间,例如徐峥称呼外国房客“亚历山大”为上海话谐音“夜里三趟”,大部分评论提到“彷佛看了一部外语片,不看字幕看不懂”。

IMG_257

正如所有进口片由于语言门槛所遇到的下沉阻碍一样,没有提供普通话版本,意味着它注定将损失一部分市场。考虑到完整表达创作者意图,这种全方言台词又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构建起了那个亦真亦幻的乌托邦,丰富了人物形象,增加了故事可信度。

实际上,毕业于北电文学系的邵艺辉是一个来自山西的90后,沪漂七年,卖过电子烟,曾因一篇《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人在干什么》的10万+爆款文章而刷屏,后把剧本投给First创投会,被评委、麦特董事长陈砺志相中,后者拉来了徐峥。她在自己的豆瓣页面解释了自己之所以坚持方言创作的原因:“讲方言更帮助表演……故事是我的第一追求,我没有义务呈现最真实最全面的上海风貌,未来我会拍山西太原,也一定用方言……没有一个电影不是片面的、局限的、只呈现一种想象的。2个小时的体量就决定了它能波及的范围。”

由此也造就了《爱情神话》在票房结构上的奇观:截至今日,其总票房为1.20亿,而上海一个城市的票房就高达2917.9亿,占比超过25%,成为第一大票仓,可谓前所未有。

IMG_258

事实上,近年来具有浓厚地域色彩,使用方言创作的并不少见,其中也有票房破5亿+的黑马。西南地区方言因其喜感色彩尤其被青睐。今年的黑马之作《我的姐姐》,前两年的《无名之辈》,均是使用四川话、重庆话等方言,但其中也有部分普通话。方言背后可能隐藏的是身份、职业、阶级、性格等方方面面的潜在信息。更深一层追究,可能还要涉及到我国不同地域的方言语系差异。四川话属于北方语系,与普通话发音类似,大部分人能够听懂,而上海话属于吴语体系,发音难、理解难,受众更小。

因此在进行地域方言类电影创作时,势必要考虑到其得与失:能够多大的本土市场,同时需要损失多大的非本土市场作为代价。由于上海是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一线大城市,因此该片的单一城市票房占比表现得更为极端。

第二重门槛便是它不同于传统,略显松散的叙事结构,没有强情节和狗血冲突,而仅仅依靠一群中年男女的日常交往和对话,来更为平淡、真实地展现一个上海老爷叔的“中年危机”。因此观影过程中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这正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上述两大因素,共同形成了该片“高口碑、低票房”的局面。

本土都市小品:中年爱情是下一个内容风口?

《爱情神话》丰富的文本涵义,意味着能够对它进行多个层次的解读。

不难从其中看到近年来高扬的女性主义色彩。导演在采访中表示:“过往的银幕里,有太多悲情女人、圣洁女人、蛇蝎女人和风骚女人了,我想让女人不再沦为被凝视的客体,不再是传统男性想象中的符号。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我还是塑造了这样三个女性角色,她们都反客为主,让男主角有些被动,以此尝试夺回自己身体和感情主体性。”

因此,她让片中女主之一说出了“我只不过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我始终把这个家放在第一位”等性别视角错位的台词,从而达到喜剧效果,更令人深思:陈腐的性别刻板印象,是否早已不适用于当下的女性角色塑造?

另外,该片在凭借影评人一致的高口碑而持续刷屏的同时,也迎来了是否“过于小资精致”的争议,甚至有人质疑为“上海神话”,但对于这个“全世界咖啡馆最多”的小资城市来说,终于迎来了一封属于自己的城市情书,社交媒体上有因该片而被种草上海旅行者,甚至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文旅联动”想象。

从类型上来看,它属于近年来稀缺的都市小品类型,著名导演伍迪·艾伦便是个中翘楚。从《午夜巴塞罗那》到《纽约的一个雨天》,他的电影总是以大城市为背景,专注于描摹教授、作家等贴着文艺标签的中产群体,男女情事信手拈来,金句迭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来看,这类不关注宏大叙事,而讲述几男几女情感生活的都市小品,随城市经济文化发展而诞生,已经成为固定城市标签、明信片。

此前类似的都市小品电影有彭浩翔的《志明与春娇》三部曲,近日同样以爱情都市剧《爱很美味》受关注的知名导演陈正道便在评论中写道:“它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原来纽约人看那些电影,真正的感觉是这样的啊!这是我们中国都市人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电影。”这类中等体量夫人小品电影投资成本有限,且拥有固定受众,不失为新导演练手,有一定回报率和性价比的选择。

而从题材来看,《爱情神话》与近日热播、黄磊周迅主演的《小敏家》分别在荧屏与银幕上,形成了一波关于“中年爱情”话题的联动,并引发网络热议。

中年意味着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人生阅历、情感经验,无需再像校园情侣一样为未来忧心、为柴米油盐打拼,与此同时情感中也多了更多的世故和算计,或许不那么纯粹,但却更加真实。正如《爱情神话》中的男女,夹杂着经济利益、过往失败婚姻的考量,反复犹豫试探,而不曾确立关系。中间夹着一个男人,并不妨碍两个女人成为朋友。终其一生爱一人的真爱神话究竟是否存在?到结尾也没有给出确定答案,一有崇高倾向立刻予以消解,如同众人看睡着的同名大师作品——费里尼的《爱情神话》,而这正是它的韵味和高明之处。

而中年爱情的受众也通常比初恋题材的受众更加挑剔逻辑。《小敏家》因不断的套路重复、黄磊本人的“方圆宇宙”,便是从开分之初的7.5分下降到当前的6.6分。过往在影视剧中“失语”的中年近年来成为影视综的高频题材,告别悬浮、走向现实创作或将成为未来中年爱情创作的必然趋势。

自《前任3:再见前任》开启一个“哭片时代”以来,近几年的爱情片类型便长期被“哭片”所统治着,同时也与“抖音营销”强绑定。但过于情绪导向的“哭片”,总有观众审美疲劳,流量红利耗尽之时。因此,中年爱情或将成为下一个内容风口。

随着元旦档新片陆续登场,今日《穿过寒冬拥抱你》占据跨年档节点,主打仪式感营销而狂揽2亿首日票房,《反贪风暴5》凭借IP效应和粉丝基础首日票房破亿,位列日票房亚军,明日上映的《李茂换太子》因喜剧类型符合节日气氛,而获得了较为可观的预售成绩,圣诞档登陆的《爱情神话》,很快将会受到新片阻击而热度下降。

但它仍将在一定圈层范围内发酵影响力。因自身强烈的地域属性,以及反传统的叙事手法,或许注定无法成为全民爆款,而只能定位于影迷圈层,获得相对有限的票房,但对于国产电影而言,它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ID:yuledujiaoshou),作者:Mia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