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好莱坞 / 正文

好莱坞大片减少?观众审美下降?中国电影市场还有救吗?

疫情三年以来,无论国内外,电影行业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

电影院还有救吗?

疫情三年以来,无论国内外,电影行业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

反反复复的疫情导致电影行业的存货快消耗完了,新的电影又不能立马拍出来,于是恶性循环形成。

从去年开始,疫情趋于稳定,国内外都出现了救市之作。

《蜘蛛侠:英雄无归》18.91亿美元的票房救市,《长津湖》以57.75亿票房救市。

今年伊始,国内又有了40亿的《长津湖之水门桥》,虽然春节档总票房创历史新低,但好歹为影院缓了一口气。

然而这样的好现象并没有持续多久,国内疫情又逐步蔓延。

2月份到现在,影院营业率一直呈下降趋势,接近两个月营业率都在半数以下。

而且连续几次单日票房不足两千万,这在往日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儿,影院每日的营收连水电费都不够付。

尤其是清明档,《人生大事》、《一周的朋友》等影片接连撤档。

仅剩下《精灵旅社4》和《密室逃生2》勉强维持着,但纵然是好莱坞也撑不起这个档期的脸面。

清明档总票房不足一个亿,而该档期的最大体量可是15亿,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也难怪影院疾呼过不下去了。

除了疫情之外,国际局势的变化对国内的影院也有不小的影响。

随着俄乌局势的升级,中美关系的恶化,欧美政治正确的肆虐,好莱坞大片引进内地的机会势必会减少。

以前漫威与DC齐飞,速激共邦德一色的盛况不复存在,仅仅依靠几部印度片,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

双重打击之下,今年的总票房到目前为止只有141亿,年度总票房或许连去年的470亿都达不到。

接下来的大档期只有暑期档和国庆档,往年的暑期档最高是百亿、国庆档是70亿、五一档是28亿、端午档是20亿、圣诞档是20亿,其他档期加起来是34亿。

假如今年其余的档期都能达到历史最高成绩。

那么今年的年度总票房大概为410亿,刨除2020年,这个数字连2015年的水平都不如。

然而事实上,今年还会有40亿票房以上的电影吗?沈腾、马丽的《独行月球》,还是《封神》三部曲,陈思诚的《外太空的莫扎特》?

但是这种大盘整体低迷,影院不断倒闭的现象,对于电影来说未必不是件好事。

现在的国内的电影院已经到了密密麻麻的地步,影院过多损害的是电影,可以趁机淘汰一批影院。

基本上一条商业街能有三四家影院且相隔并不远,这么多影院预示着市场的饱和,而电影市场的最大容量才600多亿,需要减少一些才能良性发展。

影院太多意味着院线可以以此来要挟电影,他们完全把控着某部电影的排片率。

如果不按照他们的要求来,某部电影的质量即使再好也不会有高排片,最后导致票房不佳,电影类型发展不起来。

《百年朝凤》、《闪光少女》等主创人员跪求排片的现象,《五个扑水的少年》票房不济的情况也许也会越来越多。

如今年春节档的门槛是2亿。

换句话说上春节档的电影必须给院线交2亿的保证金才能给你的电影排片,这个钱不论电影赔与挣都不会退给电影。

这样一来有两种结果,一是中小成本的片子根本负担不起这笔费用,难以进入大档期,只能在小档期龟缩。

二是一部电影的成本会多2亿,对电影本身来说又是巨大的压力。

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的最终票房是1.6亿,就算不计电影本身的制作成本也赔了个底朝天。

所以电影院的数量少一些,对这个行业更好一点,而且发展的趋势会蒸蒸日上,院线和电影都有发言权才能达到双赢。

此外,电影创作者本身也应该拥有匠人精神。

不能总拍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老骂观众不行却不给观众看好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倘若都是《十年一品温如言》之类的残次品,也别怪电影大盘低迷了,因为观众凭什么花钱看烂片。

国内每年都会有数以百计的国产电影上映,但评分达到7分的屈指可数。

单以今年为例,从春节档到现在,7分以上的片子有且仅有四部,合格率已经比去年高了。

分别是7.7分的《狙击手》、7.4分的《奇迹·笨小孩》、7.2分的《长津湖之水门桥》、7.3《如果有一天我将离开你》。

有些时候,电影创作者竟然会推出《晴雅集》、《侍神令》这样的烂片。

而这些电影宣传时的噱头都是大明星加盟,大制作投资,将观众哄骗进去,赚一波就溜。

狼来了故事,一次两次可以,三次四次就不灵了,而国产电影的质量又以残次品居多,票房自然就变低了。

当然,观众自己也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不能给什么看什么。

若是可以自主的辨别烂片、好片,便能够让良币驱逐劣币,这一点需要导演们引导,也需要观众自发。

如《前任3》、《反贪风暴5》、《温暖的抱抱》等片。

票房分别是19亿、6亿和8亿,评分则是5.6分、4.6分、5.2分,没有一部是诚意之作,可它们无一例外地获得了高票房。

观众走进电影院大都是为了消遣,不愿意看部电影还累人。

而这些电影满足了观众的基本诉求,但它们本不该有如此高的票房,是观众的纵容滋长了它们的肆意妄为。

长期以往的结果就是观众的审美被糟蹋的越来越没有下限,不论什么样的电影,只要前期宣传做得好都能狠捞一笔。

既然赚钱变得简单了,又有谁愿意费心费力呢?挣钱嘛,生意,被人骂又怎样,不寒碜,能当师爷为什么要做腿脚不利索的张麻子。

因此,作为观众来说得慢慢培养自己的审美水平,拥有一双火眼金睛。

既可以避免自己的钱打水漂,又能够促进华语电影的正向发展,一石二鸟,如此下去,华语电影才会越来越好,毕竟电影可是最便宜的社交品和消遣品了。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