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人生切割术》:对抗007,资本主义下的生死疲劳

永远不要愚弄自己的大脑和意识。在007的强压力之下,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

 

细化切割一下不同维度的你——

起床,洗漱,早饭,开车去上班。

到了工作地点,换工作服,留下外面的事物如手表和工牌,换上工作服。

和电梯前的门卫打个招呼,看了看门卫身后墙上的钟,9点半,刚刚好。进电梯,电梯门关上。

电梯门开了,出电梯,和电梯前的门卫打招呼,看了看门卫身后墙上的钟,五点半了,外面已经是夕阳了。换衣服,上车,离开公司。

回家,上床睡觉。

《人生切割术》,呈现的就是这样一幅图景。

或许,《人生切割术》是另一部《摩登时代》。

卓别林那部旷世名作开片处关于羊群与工人的蒙太奇片段,与《人生切割术》的主角们在现代化办公大楼走廊中偶遇羊只的场景,是跨越80多年长河的呼应和重合。世界在不断进步:从技术的向度望去;世界也在不断回旋式重复,甚至倒退:从关于人的主体性角度去思考。

《人生切割术》,这部由Apple TV出品的剧集,拥有Apple的美学基因。拉姆斯式极简设计与上世纪60年代复古美学,结合未来主义味道的记忆分离技术,令这部作品的时空锚点如一块滴入水中的墨汁,涣散模糊如被悬置。在空间设计上,剧集拍摄取景位于美国纽泽西州的Bell Works。

如果说在《摩登时代》中,工人们如同机器般可被分离以及替换;那么在《人生切割术》中,这一分离随着科技的进步,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个体的内部遭到分离。这项分离术依靠一片植入人脑中的芯片,以电脑简单切换内部及外部模式,即可将人的大脑相应地切换到公司内部以及公司外部模式,人的记忆也被分别隔离在两个时空内。

剧集集中地表现这些白纸人的囚徒状态,例如一个跳接将海莉下班以及第二天上班的场景进行无缝连接以表内部模式“人格”的疲惫感;以激烈的戏剧张力来表现他们所受到的规训和洗脑,例如廉价无聊的小奖品成为鼓励努力工作的诱饵,例如休息室中的精神折磨与洗脑灌输。而提到完整的个人,那更是早已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是马克的姐夫——里肯在自己的著作中所探讨的命题也是整部剧集所讨论的核心:人何以为人。

剧名《人生切割术》,可是人生真的是可以切割的吗?

剧中给出的方案是将记忆分割,可见记忆与人格是强绑定的。你的人格来自于你的过往经历与记忆,记忆没有了那部分人格也就死亡了。

所以对于工作的人格,生活的人格不存在,反之亦然。

虽然不知道怎么只留下工作相关的记忆还能保持人格的健全和正常。

从第一集的测试题目来看赫莉只能记起美国的州名这种绝对客观的知识,但是所有有关个人的记忆与经验全部丧失,有的只是绝对理性的部分,那这个人恐怕会比谢耳朵更像机器人吧,用绝对的理性来对待工作本身。

这部剧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对于工作人格来说,生命是007无休止的工作,没有休闲。即使身体经过了睡眠和8小时之外生活的修养但是精神没有得到丝毫滋养。想象不到这是怎样的无间地狱。

而人类真的可以对自己做这样的事情吗,仅仅因为“我感觉不到”这一点。

假如被奴役的人是自己是否就没有了可指摘的地方,这么说的话,自杀在某些国家也不应该被批判为道德瑕疵了。

记得爱死机还是黑镜里面,有一集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女主把自己的人格备份一份做成了AI成为自己的管家,类似于小爱或者Siri。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也最能够全面的照顾好自己。

但是这个被装到AI里面的人格却十分痛苦,因为她就是一个7*24小时不休止伺候主人的工具人。

人格与时间线一样,分开的那一瞬间就变成了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另一方的喜怒哀乐哪怕死亡都与己无关了。就如同最后一集伯特的“退休”,其实就是工作人格的死亡。

人对公司的归属,超越了情感层面及血缘关系的强链接。这种归属和认同感不是通过剧中这种神化创始人的方式缔造的,虽然这里包含着巨大的对现实的讽刺。

其实最细思极恐的是,在公司里,封闭的地下环境,不见日月,你会失去时间感。

当没有参照物的时候,你相信的只有墙上的时钟。那么你怎么敢保证公司只奴役了你8小时,理论上只要他想,它可以奴役你24小时,直到你的肉体拉响警报。事实上,佩蒂的台词里有暗示或许公司已经在这么做了。

你的权利保障只在于外界还有没有关心你的亲友——比如发现你很久没有出现,可以怀疑是否一直在“加班”。假如你的社会链接断掉,那么公司可以无所顾忌的奴役你,而你一无所知。

这也许是一个关于当今社会人类原子化的警告,就像老人院无人问津的孤寡老人可以任由护工虐待,你永远需要你的社会关系作为你的一根保险绳。

永远不要愚弄自己的大脑和意识。在007的强压力之下,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对抗 人生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