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断·桥》:一个早早透出谜底的犯罪片,给观众看的是什么?

电影《断·桥》的类型定位为犯罪/剧情,标签中没有悬疑,果然,影片很早就允许观众还原出凶手和案件的大致样貌,那么如果这不是一个用悬念和反转带领观众探寻谜案的故事,它聚焦的又是什么呢?影片用什么撑起观众的观影体验?

 

电影《断·桥》的类型定位为犯罪/剧情,标签中没有悬疑,果然,影片很早就允许观众还原出凶手和案件的大致样貌,那么如果这不是一个用悬念和反转带领观众探寻谜案的故事,它聚焦的又是什么呢?影片用什么撑起观众的观影体验?

导演李玉说,这是一部见人心、见人性的电影;本片将人性作为核心,“人”自然会备受关注,故事由案件引出,人物却是起点和落点。

《断·桥》中的人性,是摇摇欲坠的自我忽而坚不可摧,是脑海中的决绝落地却变成犹豫,是刽子手意料之外的恻隐,酣醉者难得一见的清醒——说到底是自我性与社会性角力产生的矛盾,一种“内”与“外”碰撞出的无序结果。

在笔者个人看来,电影的真实在于是否能形成不生硬的逻辑闭环,合理性不是认同感,观众不需要认可角色这样做,只需要相信TA会这样做。也就是说,一切都可以不符合观众的逻辑,但当观众从角色的逻辑出发时,要能看清TA走的路。

女主角闻晓雨,生父失踪、寄人篱下的过往让她惯于藏起自己的不安全感;发现养父背叛后内心对社会的疏离与不信任达到顶点,有着相似经历又潜逃在社会规则之外的男主角孟超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这个角色是有点“疯”的,从她逼问孟超和割开手指在父亲的雕塑上涂染鲜血等一系列行为就可以看出,她身上有种野蛮的爆发力。由于她感性的底色,这种爆发力一旦被复仇欲点燃,很容易驱使人走向极端,因此接受真相后她第一反应是杀人而不是报警——如果不是孟超,她大概也会走上以命换命的道路。

第一批观众从影院出来不久,关于晓雨为什么不报警的问题就上了热搜。从人物性格出发,闻晓雨本就不是一个足够理智的人,还有点偏执和小自私,复仇路上她一直专注于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燃烧的仇恨一度压过了道德和法律意识,同时养父和他的靠山让晓雨对社会公正变得迟疑,双方势力悬殊下她犹如惊弓之鸟。从第三者视角来看,她的行为是有些难以理解,但放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好像也说得过去。

片中饰演闻晓雨的马思纯有好几处情绪爆发的戏,但我们比较喜欢的却都是有些隐忍和克制的表演:一是得知父亲死讯后独自在天台骑着坏掉的摩托车,回忆与父亲的过往;二是在葬礼上,闻晓雨在养父朱方正发言时的点头回应;三是载着孟超从世外桃源返程时眼里的泪光——这些游离在自我与外界之间,低头舔舐伤口却始终留着视线警惕周遭环境的时刻,反而比单纯的力量感更打动我们。

王俊凯饰演的孟超,在逃八载的少年杀人犯,早早和自由告别,躲进不见天日的小角落里。他生命中有些东西在他杀人的那一年就停止了生长,心理层面和现实层面都是,他身上既有被迫脱离正常社会导致的断层感,也有在底层摸爬滚打习得的对苦难的熟练,而孟超在“世外桃源”难得流露的孩子气和少年的青涩,是他没来得及成型就被掐断的青春。因为醉酒,原来那个干净的少年从孟超的身体里跑了出来,他在遇见晓雨后短暂地复活,然后彻底消亡,这是他们的命运,万物萧条的清冬,换一场雨后黎明。

其实王俊凯的气质对这样一个出身农村又杀过人的复仇少年来说,有些太精致了,视觉观感上他的外貌多少有点不和谐;但抛开外表,他在电影中一些生活性的表演还蛮让我们惊讶的。有一片段是晓雨来修车铺找孟超,趴在地上对他说要去见知晓一些往事的、自己生父曾经的情人,他问“你想好了没有”——一句短短的询问,深陷角色情绪,状态与语气自然而深重,这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

相比闻晓雨和孟超,朱方正这一角色更有代表性,圆滑阴狠、看碟下菜,背靠钱权蔑视良心,包括喜欢引用曾国藩这一设计也十分到位。作为主角中自我性与社会性统一度最高的人物,朱方正并没有完全被塑造成黑色,在被命令处理手握证据的勒索者甘小漾时小心翼翼的周旋和给晓雨下毒时的犹豫,让观众得以瞥见他的来路,但就像他的名字——“诛方正”,一闪而过的善意很快就被扼杀。

人性值得讨论的不只某种纯粹的极限,更在不确定性。我们或许为它的高峻或深不见底震惊,却与平凡而复杂的内核共鸣。人好像随时可变,却又永远不变,当个体走入世界,不可避免地与他者和群体产生联系,一切都不完全可知,无论是闻晓雨打碎枷锁尖锐的自我,孟超在伤痛后藏起的自我,还是朱方正在前行中丢失的自我,它们都被改变着,也带来改变,生命就是在一片模糊里摸索前行,我们都只是自己能见的清晰和仅有的坚定。

我们注意到,关于这部影片的创作,导演和制片人都不止一次强调了“真实”。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代入感,影片选用四川方言,尽量实地取景,运用长镜头和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让工作人员隐入人群,甚至连摄像机都被藏进外卖箱里。这些付出获得了一定的回报,在“黄雀市”这样一个虚构的城市,终日阴雨的天气在色调和光影的配合下有一定架空感,里面的人却说着接地气的方言,我们对此却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冲突,能够相信设定的背景环境,这就离不开大量实地与隐藏拍摄记录的现实氛围。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摄影,《断·桥》中镜头的干脆与呼吸感至关重要,也是我们认为全片最出彩的一点,画面中阴沉的色与暗淡的光是硬石板与不透风的网,剧情和人物是连绵的雨和游移的雾,灵活而犀利的镜头则为观众破开小小的气口,让我们不至于因为压抑而窒息。

但是即便团队如此用心,还是有一些重要的思维与情感逻辑的断裂,影响了《断·桥》的真实感的说服力。就笔者的感受而言,观影时时常有种站在边缘的感觉,在现实和非现实、沉浸和抽离之间来回横跳,被扯进去,又被推出来,反复如此。究其原因,是遇到了一些需要补充信息才能抚平的突兀感。

典型即如女主闻晓雨和男主孟超之间一个突兀的吻。在拿到凶手的杀人证据后,孟超决定带着证据去找警察,但他身上背负命债,这无异于投案自首,闻晓雨生气阻拦,两人抢夺证据的过程中忽然就吻在了一起。

李玉导演在采访中说这一桥段的灵感来自于“一吻救命”的新闻:一名16岁的少年持刀站在天桥边缘意图自杀,一个19岁的女孩谎称是他的女友越过警察的封锁,多番劝说无果情急之下亲吻了男孩,警察趁机将人救了回来,事后女生说自己有着和男孩相似的身世,曾经自杀未遂,不想让男孩重蹈覆辙。

这一新闻固然独特或感人,但放入电影情节,是否真的有利于观众理解两人的人物关系和剧情的推进?不同于新闻中的陌生人,当这个吻发生在两个相依为命的青年之间,会对人物情感和人物关系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闻晓雨是出于救人心理,那孟超又是怎么想的?影片没有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其他的时间里,这件事像没有发生过,这种情感几乎无迹可寻,没有什么心理冲击,也没有形成行为影响。直到结尾,孟超在信中坦白自己喜欢晓雨,我们回想起了这个吻,却依然对他的感情感到惊讶,尤其前半句正在说晓雨像他的姐姐。

其实电影不少设计中都能看出创作团队的诚意,但如果一些新奇构思只停留在背景而无法通过影片走到观众眼前,反倒会事与愿违。这也是影片在情感和逻辑处理上,走得有些飘忽,而留下的一些遗憾。

关键词: 谜底 观众 犯罪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